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北京

看奥运 游北京:住 处处如家更温馨

2008-08-16 08:52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编辑:董洁
 

图表:奥运住宿,北京能否实现来者不“惧” 新华社发

    奥运会开幕后,每当暮色降临,外国记者们便三三两两地聚在广场的小桌旁喝啤酒,享受赛事间隙的悠闲时光。休憩处旁边,一方清澈的池水倒映着绿色家园媒体村的高楼。

    绿色家园媒体村号称“史上最大的奥运媒体村”,属于北京奥运村的一部分。奥运会期间,这里成了来自世界各地6000名记者的家。

    绿色家园媒体村的客房服务由香格里拉、锦江与洲济这3家国内著名饭店集团分担,每家负责4栋公寓楼。笔者步入香格里拉酒店集团管理的C2公寓楼,前台工作人员送上热情的微笑。“sweet”是进进出出的外国记者们对她们的一致形容。这时正好碰上一名NBC的记者询问到媒体村外购物该怎么走,工作人员立即用流利的英语给他指明了道路。这位工作人员是一名大学生志愿者,已经和其他400多名志愿者一起接受了4个多月的培训。笔者注意到这里工作人员的领口左边都佩戴着一颗中国心,香格里拉集团派出的主管吴文说,“这颗中国心时刻提醒我们:我们代表的是中国。”她笑道,这颗鲜红的中国心还曾在外国记者中引起一阵小轰动,记者们纷纷向他们索取。

    工作人员带笔者参观了一个50平方米左右的两居室,有客厅、两个卧室、一个卫生间。衣柜、沙发、电视机、冰箱、空调、电热壶、电吹风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走进卧室,家具简洁整齐,每个房间内都有一台电视机,能收60多个频道。座椅上的绿色提包吸引了笔者的注意,打开一瞧,是闹钟、福娃、雨伞、防晒油、出行指南等九件套,笔者不禁感叹服务的贴心与周到。写字台上摆着一幅色彩绚丽的画,这是奥组委向全国小朋友征集来的画作之一。画作所传达的天真、童趣与热情让人会心一笑。

    外国记者们入住短短几天,吴文便收到了厚厚的一叠感谢信。“热情、友好、完美、感谢、难忘”,几乎每一封信里都有这样的字眼。一位NBC的记者在感谢信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客房服务人员李艳荣帮我钉裤子扣,我非常感谢她,想送她一枚纪念章以示感谢,可她表现出了很高的职业素质,没有接受它,还对我表示感谢。”

    吴文陪笔者参观媒体村时,远处一位正在喝咖啡的外国女记者主动向她挥手问好。“她是NBC的苏珊。前几天,我们给她在这里庆祝了生日。”为了送给苏珊一份充满中国情意的礼物,小姑娘符永玉绣了一晚的十字绣。“希望她在接到这份小小的生日礼物时,能够在心底留下对东方古国的美好回忆。”笔者还看到了很多做成了钥匙链手机链的十字绣,绣着记者们的生日日期、名字和星座,件件精致可爱。“奥运会期间有几十位记者过生日,这些都是志愿者们亲手绣的。”吴文笑道,“收到礼物的客人们都非常惊喜。”

    温馨提示:京城共有113家三星级以上饭店和奥组委签约,成为“北京2008奥林匹克运动会官方接待饭店”。据北京市旅游局介绍,北京准备了充裕的奥运住宿接待资源。全市共有住宿单位5700多家,床位66万多张,其中星级饭店816家。

延伸阅读

订阅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