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昆山生活的10万台湾人中有这么一个群体,他们是研发机构的“当家人”,用他们的智慧推动昆山产业转型升级,他们是——
1、“染指”国际最高端
龙腾光电的副总经理简廷宪是名副其实的行业技术权威,来到龙腾平板显示研究院后,他扎根龙腾,开发出一系列的技术新品,为龙腾抢占市场前沿立下了汗马功劳。
简廷宪于1988年获得中央大学电机工程学士学位,1994年获得中央大学电机工程博士学位。1994年至1998年从事DRAM产品及技术开发,1998年至今,一直从事TFT-LCD新技术及新产品开发。他获得的各国专利超过100件,其中包含美国发明专利37件。
在简廷宪的率领下,龙腾研究院已开发出多款液晶显示产品:15.6英寸、19英寸、23.6英寸3款最适合人眼观赏比例的16:9桌上型电脑用屏;10.1英寸、11.6英寸、12.0英寸、14英寸、15.6英寸5款采用0.5毫米厚玻璃基板生产的轻薄、环保、节能的笔记本电脑用屏,为国内唯一一家在五代线上采用0.5毫米玻璃基板生产笔记本电脑用屏的企业;23.6英寸、26英寸、47英寸3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液晶电视用屏,并开发了11.6英寸、12.0英寸、14.01英寸LED背光源产品。
在战略性、前瞻性技术研究和重大目标产品开发上,简廷宪带领研究院通过自主研发,开发出了国内第一款完全采用自主知识产权的47英寸液晶电视用屏,并在2009年江苏省产学研成果展上首次展示了47英寸电视墙(3×3),取得很好的反响。简廷宪告诉记者,这说明研究院不仅在桌上型电脑用液晶面板和笔记本电脑用液晶面板方面有着稳固的技术基础,同时也为未来液晶电视的研究开发打下良好的基础。
事实上,在我市的企业中特别是台企中,有很多简廷宪这样的技术权威,他们用自己的智慧为企业创造出了一系列新品。樱花卫厨推出全新的、在行业内技术领先的厨卫品牌;仁宝集团从OEM到ODM,摆脱“打工”的命运;沪铼光电独辟蹊径,在行业中始终保持领先,都有赖于这些研发机构的“当家人”。
2、弹奏“核心价值观”
从专注生产数码相机到涉足周边领域产品,从主攻美国市场到向日本等亚欧国家扩展,彩晶光电科技(昆山)有限公司在昆山走出了一条成功的转型升级之路,预计年内产量将增长20%。公司副董事长周荣正告诉记者,公司的成功转型离不开来自台湾的研发团队。
将手机与相机这两大电子产品完美融合,彩晶的实力来自于其在光学影像技术上的强大储备。依靠这一核心技术,企业生产范围正从数码相机向通信、汽车安全、医疗器械等领域扩展,以多元化的产品提升竞争力。汽车电子是彩晶光电转型的新方向。周荣正说,目前,所有大陆包括台湾的汽车厂都陆续开始采用彩晶最先进的汽车电子影像系统,未来,“ 这些新产品的市场份额有望达到30%”。
在彩晶研发团队的强力支撑下,彩晶在拓展生产领域的同时,企业核心产品数码相机也正加快升级换代,朝着高端化方向发展。周荣正说:“从以前单价为90美元以内的低端相机,到现在具备5倍、10倍光学变焦,甚至到将来的拆解式镜头,产品技术含量不断提升,由此带来的直接效益就是单价更高、附加值更高。而这些都离不开我们研发团队的努力。”
通过这一系列发展战略,彩晶的客户市场正逐渐扩大,原先海外市场占比超60%的美国早已不再一支独大,日本等亚欧国家市场份额陆续增加,服务厂商也发展到三星、尼康这样的国际知名品牌。周荣正充满信心地告诉记者,今年,彩晶光电的产量将达到2000万台,同比增长20%,企业明年的目标是在今年基础上再增长15%~20%。
与彩晶一样,昆达等一批台企的成功转型源自企业研发团队,而这些研发团队的“灵魂人物”,往往是来自台湾的已经经过转型阵痛的一批技术精英。来自昆达研发中心的叶梄元就是这样的“灵魂人物”,他不但主要负责昆达从普通导航仪到专业导航仪的技术开发,而且掌握着行业最领先的软体技术。昆达总经理李敬平告诉记者,昆达之所以能在国际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仍保持增长,靠的正是强大的技术力量。
3、“描绘”健康乐活图
每到周末,在宽阔平坦的马路上、乡间的公路上,身穿鲜艳服装的“骑士们”脚踩自行车穿行而过已成为昆山的一道风景。而引起这轮骑行风潮的,正是落户昆山十余年的捷安特(中国)有限公司的骑行队。“我们的自行车不但是代步的工具,更是低碳的健身方式。”捷安特(中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技术总监、江苏捷安特自行车文体基金会理事陈坤灿说道。
陈坤灿2005年来到昆山,他不但在昆山按照中国人的骑行习惯设计着捷安特的新品,而且为昆山人“量身打造”了公共自行车,并成为在昆山推行自行车骑行的“大哥”。
当记者看到陈坤灿时,今年58岁的他身形挺拔、声音洪亮,“我到昆山以来,从来没进过医院,都是坚持骑行带给我的好处。”很多人印象中的研发人员都是成天在电脑前,职业病不断,而陈坤灿负责的捷安特技术中心的20多名研发人员中没一个人有这种问题。“我都要求技术中心的所有员工骑自行车上下班,可以预防职业病。”陈坤灿说道。
最令陈坤灿高兴的是他带着他的研发团队,为昆山打造了一款融轻便、时尚、健康于一体的公共自行车。“我们在设计这款自行车时,考虑最多的是轻量化、人性化,老少皆宜。”事实上,在设计中,陈坤灿和他的研发团队在公共自行车上加入了“快拆”、合理的齿盘配比、防刺充气胎、常用工具无法拆卸的特殊规格螺丝等先进技术,让公共自行车一启用,就受到了广大市民的欢迎。
在昆山,陈坤灿们的研究让广大新老昆山人共同分享着成果。微盟电子研发中心将研发成果应用到职工电子图书室里,让广大职工轻松阅读;全通巴士将最先进的电子排表系统运用到巴士排班表里,方便广大市民;纬创集团新设纬润公司,汇集集团最优秀的研发力量研究电子产业的环保问题。陈坤灿告诉记者:“我喜欢昆山,当然也想用我的智慧造福昆山。能参与到公共自行车的设计中,我感到特别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