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无止境:一家东莞台企20年转型之路

时间:2011-01-21 11:15   来源:羊城晚报

  样本启示:转型升级要转移的是产业,而不是厂商

  【编者按】在面临全球新一轮产业转移、全国经济发展转型被高调提及的今天,广东提出经济发展转型已满三年,其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也将“珠三角产业转型能不能转、向哪里转”推向风口浪尖。

  中国经济发展转型与升级能否成功,先行先试的珠三角自然是提供观察的首选地区之一。而在珠三角,最有典型意义的应该是东莞:这里是全国“三来一补”企业最集中的地区之一,这里汇聚从鞋子玩具到高端电子等最全的产业生态……在发展转型中,东莞到底遇到什么问题、如何面对、怎么转型、转成怎样……选择东莞这个独特的样本进行分析,相信放到广东甚至是全国,都有着强烈的窗口效应。

  刚刚闭幕的广东省委十届八次全会明确提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从今天起,羊城晚报推出跨年特别策划《珠三角转型升级调查?东莞样本》系列报道,力求通过“解剖麻雀”的方式,寻找和还原东莞在经济发展转型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矛盾,并尝试分析和解答,敬请垂注。

  升级无止境:  

  一家东莞台企廿年转型之路

  如果说转型升级在很多人看来,就是企业在遭遇困难,甚至是面临生存危机之时才开出的救急药方,那么东莞岳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就是一个非典型样本―――它一次次面临危机,一次次转型,又一次次转危为安。即使在数以万千计出口导向型企业风雨飘摇的2009年,它亦波澜不惊。

  是幸运眷顾还是必然逻辑?扎根东莞20年,这家以“三来一补”起家的台资企业,向我们展示出另一种转型升级的路径,按这家企业创始人的说法:只要企业一起步,转型升级这条路便“没有尽头”。

  内核常新

  围绕“一根线”玩花样

  刚刚过去的2010年,是岳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扎根东莞的第20个年头,以生产电线起家,至今主业仍是电线。如此单一的业务,如何能支撑企业长久发展?岳丰董事长叶春荣的回答是:产业不变,内核常新,也就是把自己的主业做深、做透。

  1996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岳丰开始将触角延伸至网线。今天面对一窝蜂涌入的低端竞争者,岳丰已经能生产出七个品类的网线;而原先的老本行电源线,在末端插座配上独家研发的LED亮灯,让这个老产品有了新的卖点,一举中标了在建的东莞新地标―――68层的东莞台商大厦工程;如今,为因应能源紧缺时代的到来,岳丰正在研发太阳能光伏线缆;而随着工业化后期自动化水平的提升,又从消费性产品向精密工业用通讯产品迈进,准备生产机器人专用电缆线。

  外部环境风云变幻,岳丰的产品升级却始终都围绕“线材”这个核心展开,叶春荣的这份自信和坚持却不是来自先知先觉,而是刻骨铭心教训下的回归。

  六年前,国内外掀起了光电产业发展的一股高潮,叶春荣激情澎湃,认为这是个可以跨出“一根线”的领域,是将企业迅速做大做强绝好的机会,于是砸进两亿多台币的资金豪赌光电转换器的生产。既无人才又无技术储备,单纯的冲动就成了魔鬼,使其在这个项目上消磨两年多后铩羽而归,令当时总资产才不过四亿多元台币的岳丰母公司大伤元气。所幸,岳丰原有产业推进顺利,市场当时也未有重大波动,逃过一劫。

编辑:程冉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