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时政新闻

世界的“中拉文化时间”

2016年11月24日 11:19:42  来源:光明日报
字号:    

  古巴李斯特阿隆索舞团参加中拉年开幕式演出。光明图片

  中华文化讲堂借助2016年“中拉文化交流年”的平台首次走进拉美及加勒比,以知名艺术家和学者讲、演结合的形式,生动地介绍中国文化。光明图片

  11月17日至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厄瓜多尔、秘鲁、智利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习近平主席第三次访问拉美,再次开启新的“中拉时间”。习近平主席访问秘鲁期间,与秘鲁共和国总统库琴斯基共同出席2016年“中拉文化交流年”闭幕式。

  近日中央深改组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拉文化交流年”中有哪些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经验和做法值得总结?对今后中华文化走出去有哪些启示?本版特作整理,以飨读者。

  尽管2016年“中拉文化交流年”的大幕已缓缓拉上,但中拉文化的交流互鉴却有了一个新的开始。作为我国同拉美地区共同举办的最大规模的年度文化盛事,“中拉文化交流年”覆盖了中国和近30个拉美及加勒比国家,演出、展览、论坛讲座、电影展映、美食节、旅游推介等数百场文化活动,彼此欣赏另一个大陆的美,拉近了心灵的距离。“中拉文化交流年”让中国文化走出去,从双边走向多边,在渠道上通过与主流艺术机构、主流剧院、主流媒体的合作,实现了对主流观众的人性化传播,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伟大探索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记忆和弥足珍贵的经验。

  1、呈现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

  【镜头】 琴箫婉转,古韵悠扬。当地时间11月17日、18日晚,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大型民族乐剧《又见国乐》在哥伦比亚国家大剧院奏响,两场演出人气爆棚。已在国内成为经典的《又见国乐》为哥伦比亚、墨西哥的观众呈现了我国经典历史故事的宏大意境和文化情怀。“这是建院6年来最好的演出,没有之一。”哥伦比亚国家大剧院院长拉米欧看完演出激动地说。

  今年3月24日,由中国文化部主办、中国对外文化集团策划和承办的2016“中拉文化交流年”在北京正式拉开帷幕。随着中国和拉美加勒比10余个国家的优秀艺术团体献上的一场集合多种艺术形式的精彩演出上演,一场跨越重洋的文化交流盛宴由此开启。

  文化走出去,要选择怎样的文化?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走出国门,会不会让外国人感到陌生和有距离?“中拉文化交流年”的活动对此进行了探索。

  此次“中拉文化交流年”主承办单位的着力点就是通过构建与拉美各国更广阔的文化交流平台,让一批优秀的中国文化艺术产品进入国外主流观众的视野,因此特别选择了那些具有世界知名度的中国文化品牌,以便更易于拉美受众接受和了解。

  秦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也很能满足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好奇心。在哥伦比亚,兵马俑灯展亮相第15届伊比利亚美洲戏剧节。夜幕中,70个约两米高的兵马俑造型彩灯熠熠夺目,将古代中国的经典传奇带入了当地观众的视野。

  在智利的圣地亚哥总统府展览中心,故宫博物院主办的《盛世繁华——紫禁城清代宫廷生活展》吸引了无数目光,275件中国国宝第一次远渡重洋来到智利。3个月的展出时间,每天参观人数打破了此前日均1000多人的记录,每天达3000多人,参观者无不为之震撼。

  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文化,到了拉美各国,并没有出现“水土不服”,拉美人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一系列的走出去活动中,我国的非遗、历史、民乐、哲学等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来到拉美的土地,为很少接触中国文化的拉美各国观众带来全新的文化感受。

  原汁原味的,不仅有中国传统文化,还有当代中国的风采。墨西哥的塞万提斯艺术节特别设置了“中国之夜”,中国的流行乐队、王牌DJ、精美剪纸、刺绣、泥塑、现场画脸谱等节目引来无数喝彩。

  “除了中拉之间相互介绍和彼此传播的优秀文化艺术,‘中拉文化交流年’也在更深刻广泛的意义上促进了中拉之间的民心相通文化相融,为中国与拉美、加勒比各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广阔领域合作奠定了更坚实的民意民心基础。”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一位项目负责人说。

[责任编辑:王怡然]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