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岛资讯

“十二项建设”

时间:2010-01-11 14:46   来源:SRC-423

“十二项建设”

随着“十大建设”的陆续完成,为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台湾当局又于1977年9月23日宣布推行“十二项建设”,并于1978年开始实施,总投资约新台币4000亿元。相较“十大建设”它则加入了农业、文化、区域发展等方面的计划。它们是:

1.完成台湾环岛铁路网

包括兴建南回铁路与拓宽东线铁路。南回铁路字屏东枋寮至台东卑南,全长98.2千米,于1980年7月动工,1988年底完工。东线铁路自花莲至台东卑南,全长164千米,轨距由0.673拓宽为1.067米,与全岛铁路轨距相同。工程与1978年开工,1982年7月完工通车。

2.完成台中港第二、第三期工程

第二期工程以年吞吐量450万吨为目标,于1979年完工。第三期工程以年吞吐量1100万吨为目标,主题工程于1983年6月完工。

3.扩建屏东至鹅銮公路

该公路全长108.3千米,总投资新台币25亿元,于1978年7月动工,1983年8月完工。拓宽为四线高级公路。

4.新建三条东西贯通公路

一条从嘉义至玉山,全长92千米,于1979年动工;一条从水里至玉山,全长71千米,于1979年7月动工;第三条从玉里至玉山,第一段玉里至卓麓长10千米,1981年8月动工,1983年6月竣工。卓麓至玉山一段与阿里山“国家公园”一并规划建设。

5.改善高雄屏东地区的交通厅条件

总投资新台币30亿元,台一线于台十七线于1980年1月动工,1983年2月完工。台181线及台185线于1984年完工。

6.兴建核能二厂、三厂

总投资1200亿元新台币,二厂于1974年9月开工1983年运转发电,总装机容量为197万千瓦;三厂于1978年4月动工,1985年完工,总装机容量为190万千瓦。至此,台湾核能发电量已占发电总量32.5%。

7.扩建一贯作业钢铁厂

总投资510亿元新台币,1978年7月动工,1982年10月完工。年产粗钢由150万吨提高到325万吨。

8.设置农业机械化基金

1978年7月,台湾当局提供新台币40亿元,设置农业机械化基金,目的在于推广农业机械化,扶植农业制造业的发展。

9.改善农田排水系统

总投资19亿元新台币,包括整修排水渠道2794千米,修筑防洪设施700余座,延长淡水河道72千米,增加石门水库等。

10.修建西海岸海堤及全岛重要河堤工程

与1978年7月动工,1983年6月完工,包括修筑海堤87千米,兴建河堤115千米,改建大型灌溉工程4处等。

11.开发新市镇与兴建居民住宅

这是一个20年规划的长期计划,从1978年-1984年3月,共建住宅38720户,开发林口、台中港、大坪坝等新市镇。

12.建立各县市文化中心

总投资15亿元新台币,包括图书馆、博物馆、音乐厅等74个分项计划。

“十大建设”及“十二项建设”作用

“十大建设”、“十二项建设”的相机施行,改善了台湾的经济结构,对其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推动作用。

首先,推动了经济的结构性调整,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从总体来看。1976年的第一、二、三产业在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例分别是13.35%、42.74%、42.9%,1981年变为8.67%、44.5%、46.21%,效果非常明显。

其次,从工业结构来看,资本和密集型工业有了较快发展,截止到1979年,上述产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上升到24%。

再次,从社会基础设施方面看,交通运输和通讯事业、自来水和电力供应等均有了较大增长,极大地缓解了台湾长期以来基础设施落后的矛盾。

最后,重工业发展迅速,大大超过了轻工业,工业生产净值在制造业中所占比重连连攀升,1974年首次超过轻工业,为50.5%,1978年增至51.6%,1988年更达到60.1%。

编辑:何建峰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