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中学音乐班学生几乎都是自幼同窗至今,彼此熟悉得象是一家人
台湾新生代乐团COLOR BAND成员可乐(右起)及小刚受访时,分享学生时代男女同校不同班的趣事,以及追求女友的种种“撇步”。
翻开台湾教育百年史,曾经有段时间,训导主任直挺挺地站在大门口,将男女学生分成两条动线;男女班级分属不同栋,隔着辽阔的中庭遥遥相望,地板上鲜明的“分隔线”,擅自跨越者轻则劳动罚站,重则记过退学。
如此违反人性的男女分班制度,如今看来不可思议,当年却让校园里男生想看一眼女生都很难!
楼台遥望 千遍也不厌倦
新生代创作乐团COLOR BAND的可乐(艺名),赶上台北市最后一波的男女分班体制。可乐毕业的中正初中,当时是台北市硕果仅存、仍维持男女分班的二所初中之一(另一是介寿初中)。强制男女分班的结果,就是让青春期的学生对异性更好奇。可乐说,当时只要有女生从走廊经过,全班的“雷达”就会自动启动,不约而同地把头摆向同一边。而下课时,趴在栏杆上遥望对面女生栋,更是最夯的日常活动!
到了游泳课,更是人性的一大考验,女生们穿著清凉的泳衣,泡在同一个大池子中,仅仅以一连串浮桶相隔,“大家总是游得特别卖力!”
这些“男女分班”的青涩过往,日后成为COLOR BAND的创作泉源,第一张专辑的《M.Right》、《哭出来》,以及正在录制新专辑中的新歌《青春乱盖》,灵感都来自于当初偷谈恋爱的故事。
男女校一街隔 香臭分明
永和与福和初中仅隔一条街,是早年台北县最有名的男女分校,在老师眼中,永和是头痛难管的男校,福和是温顺听从的女校,在学生眼里,永和是充斥汗臭的男校,福和是香汗淋漓的女校,“福和初中女生只要一接近围墙,男校浑浊的空气顿时变芬芳了。”
永和初中在1968年创校,当时还是男女合校,1980年因为对街的福和初中设置,开始男女分校。在永和初中任教近30年的张铃珠提到男女分校时期,只有一个感想,那就是:头痛!
张铃珠说,一般人无法想象在纯男校教书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青春期的男孩子无处发泄活力,校园处处可见破坏的痕迹。”张铃珠每天上课光是维持秩序,嗓子都快叫哑。
不过,永和初中校内每天还是会上演多出“探妞记”,校长侯全利说,每到下课时间,男学生最大的乐趣就是站在旧和平楼的走廊,眺望福和初中的女学生,“如果突然听到男生骚动欢呼,那应该是有女生走过来了。”
高雄中学音乐班 和尚变绅士
打赤膊、栏杆上晾着汗湿的制服,原本是充满阳刚气息的高雄中学校园一景,25年前音乐班女生的出现,令这一景成为绝响;取而代之的是下课时间,男生挤满走廊,看着这群校园里少数族群的女生,女生则害羞地低头快步走过。此外,每年校庆运动会压轴的大队接力赛,音乐班女生更会成为全校瞩目焦点,全校男生都会围在操场边齐声为她们加油。
雄中音乐班教师解芮君回忆,“音乐班女生为校园注入柔和的气氛,男生开始学习绅士风度,当然也有男生追求女生情形。”此外,音乐班男女同学的感情特别好,因为多是从小学一起学音乐,同窗之谊长达十多年,甚至未来还一起工作,就像一家人。
从男女分班到分校,越是隔离,越是造成反效果,处于青春期的男女学生,还是有办法突破万难偷偷谈起恋爱,这正是青春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