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蒋介石认为中国缺乏实行共产主义的条件,但对共产主义并不反感。1920年2月2日日记云:“书厨包工来,欺伪百出,心甚嫌恶。中国工人之无道德,无教育如此。对于共产事,甚抱悲观。非从根本上待其心理完全改革,教育普及之后,断乎谈不到此。”1923年蒋介石出使莫斯科时,认为中国革命应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实行民族独立和政治民主,第二阶段才是宣传共产主义,实行“经济革命”、“社会革命”。1925年12月,他在《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同学录序》中称:“吾为三民主义而死,亦即为共产主义而死”,“三民主义之成功与共产主义之发展,实相为用而不相悖”,云云。衡之以他在日记中表现出来思想,他的上述言论当非完全是违心之言。
本文摘自:《找寻真实的蒋介石》,作者:杨天石,出版: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5月
蒋介石出身盐商之家,社会地位不高,又早年丧父,自幼即受土豪劣绅的歧视和压迫,因此,极不喜欢乡村士绅阶层。1919年2月,他在闽南长泰军中,忆及往事,勾起宿愤。26日日记云:“吾国绅耆阶级之不破,小民终无乐利之一日。”1921年10月,蒋介石在家乡兴办武岭学堂,受到乡绅的阻挠,28日日记云:“乡愿阻碍不少。周星垣之守旧迂阔,不可言状,乡间事办理之难如此。”29日又称:“乡居极感痛苦,事事为乡愿所阻碍,不能改良稍些,愧恨无涯。”他甚至发誓:“乡愿不死,殊无回乡之乐,甚想不愿来乡也。”
蒋介石也不喜欢商人和资本家。1919年10月12日日记云:“政客、武人、官僚之外,商人之狡猾势利,尤为可恶。资本家不扫除殆尽,则劳动家无乐利自由之道。”他甚至说:“为平民之障碍者,不在官僚与武人,实在资本家与绅耆扞格其间。以致一切权力不能伸张,一切意思不能自由。而政客、议员,名为民意代表,实则媒介于绅耆、官僚之间。凡有罪恶,皆此种蟊贼所造成者也。吾以为革新社会,资本家与绅耆二者之中等阶级,须先扫除廓清。”
蒋介石在上海经营交易所,从事证券与棉纱等物品买卖期间,目睹董事们倾轧、垄断的黑幕,更增加了他对资本家的厌恶感。1920年1月24日日记云:“赴开元会议交易所选举董事。商人积弊,仍不能脱把持与专制,大股份压制小股份,大多数压迫小多数,舞私牟利,垄断其间。小商人中虽有达材正士,不能施展一筹,以致中国实业,日趋衰落,安得将此种奸商市侩一扫而空之,以发荣社会经济也。”
在受到交易所中“大股份”压迫的同时,蒋介石也感受到房东的压迫与欺诈,进一步增加了他对资本家的憎恶。蒋介石同年12月9日日记云:“晚,为房东朱子谦作恶不仁,心甚愤激,资本家之害人焉大矣哉!”不仅如此,房东还企图吞没蒋妾姚冶诚寄存的交易所单据。同月22日,蒋介石日记云:“为富不仁,复欲害人,居心毒极!沪上商人行为卑陋至此者,见不一见,亦无足怪,惟恨冶诚之生事也,气极矣!”
以交易所的活动为纽带,蒋介石结识了上海资产阶级形形色色的人物。对他们,蒋介石日记常有严厉的批评。1921年5月11日云:“知交股价落,不胜烦闷。遇盛四及一班无赖,社会之形态丑劣,嫌恶实甚,无可如何也。”1922年11月28日云:“中国商人,见之头痛。商家利禄之心,狡猾之谋,过于官僚也。”1923年2月3日云:“又因奸商妒忌,发怒愤激,殊非其道。”凡此种种,都表露出蒋介石对资本家和商人们的憎恶。
对军阀,蒋介石在日记中也多所指斥。如:
1919年8月20日日记云:“看《申报》,知浙江伪督杨善德已于12日病毙,继其任者为卢永祥。羊死驴继,吾浙其无噍类乎!”
1921年3月27日日记云:“北方无不倒之理,惟在吾党能起而应之耳!”
1922年6月14日日记云:“黎元洪违法入京,就总统之位,从此天下又起纷纠,政客、议员之肉,其足食乎?恨手无寸铁,不能一扫荆棘,忧闷无已!”
1925年12月1日日记云:“郭(松龄)宣言讨张作霖而戴张学良,可称滑稽。然如此矛盾,则北方大小军阀不能不自行瓦解耳。旧时代崩溃之症象,于此益明矣!”
1926年7月12日日记云:“余以关税会议为卖国条件,决心与吴佩孚宣战,通告中外。”
这些日记表明了蒋介石反对北洋军阀的鲜明态度与立场。
与憎恶商人、资本家相反,蒋介石对工人有一定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