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南旅行,下塌旅馆供应丰富的自助式早餐,却不能锁住我外出寻觅小吃的冲动。以小吃著名的台南,民众的挑剔口感养出众多精彩小店;这些小店、小吃之中,适合当早餐的也不少。对传统台南人而言,咸粥、牛肉汤、碗粿等,是从小吃到大的早餐典型。
但是,我遇到下雨天。早晨醒来,雨势看来不小,令我不得不放弃外食早餐念头。走到华丽的餐厅门口,望见里面满是用餐游客,推来挤去,一位难求。我好像得到救赎,立刻决定放弃等待座位,带着家人转头走出旅馆大门,招的士直奔著名的“阿堂咸粥”。
这家“阿堂咸粥”开业60年,由创始人传业到第三代,同辈四兄弟顾店掌厨。小店开在路边的简陋房子里,店里没有冷气,夏天想必酷热,但挡不住老饕。据说,去年这家店曾经休息一阵子,因为客人太多,经年累月踩踏,造成地面塌陷,需要停业整修。
既然是早餐,阿堂咸粥早上5点营业到中午12点;但往往未到中午,粥已卖完。我曾经来过两次,都因为排队人龙太长而向隅。反而这天的阴雨,阻碍了排队人潮,我终于有机会长驱直入,得到位置坐下点餐。
看看墙上菜谱,鱼肠、鱼头、鱼皮、鱼肚、煎肚,这些都是当地小菜。正餐是虾仁饭、虱目咸粥、蚝土咸粥、鱼肚咸粥,简单的菜色,尽是道地台南口味。既然来了,三种粥品各点一碗,加上这里有名的香肠,一家人分尝味道。
看看先端上来的蚝土咸粥,除了大块鱼肉,还有鲜蚵、芹菜沫、葱头酥,汤头香浓不油腻,生米熬成的粥,米粒软滑不烂。用料是否新鲜最骗不了人,一喝汤就知道差别。虽然天闷热、粥烫口,三碗粥还是很快喝光了。
这时不过早上十点,客人挤满店内外。许多人在炉台前等候,有些人骑着机车来买早餐,秩序井然。不得不佩服台南人,吃个早餐如此慎重。
心满意足准备离开之际,儿子去了洗手间,蹦蹦跳跳回来“有两只老鼠!”儿子像发现宝贝一样宣布,拉着我到一旁的水沟边观察老鼠。但是,儿子的发现让我很窘,这样一喊,岂不害了其他顾客的胃口?我偷看四周,顾客低头吃粥,没有人被儿子的发现所困扰。
不只台南,台湾许多有名的地方小吃,坐落于市场、路边或庙旁巷弄,拥有传承数十年的好风味,饮食环境却也数十年如一日,没有追上现代和卫生的脚步,但却无损兴隆的生意。也许,对老客人而言,这样的场景早已习惯;对年轻人或尝鲜的观光客,因陋就简的环境,反而是回归过去与传统的特殊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