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和一位朋友在台北某酸菜锅店里点菜,顺便问了老板一句“生意不错吧”,老板摇摇头说:“像你们这样点了一盆酸菜白肉锅后还点了六七盘青菜、虾之类的客人,我们店里不多,有的一家几口来这里吃饭就点一盆酸菜白肉锅,然后不断要求加汤。”
老板说,台湾物价不断上涨,生活成本大,薪水减少,工作不稳定。“不像十几年前,那时台湾景气好。现在大家花钱很谨慎,很节俭。”
一位计程车司机告诉笔者,十几年前,计程车司机都牛得很,想拉活就拉活,不想拉活就休息,一个月也轻轻松松十几万元新台币。“那时候,台币还很值钱呢。但是现在,一个月就5万左右新台币啦,钱还贬值,物价又天天在涨,落差好大。你说,能不省着点花吗?”
节俭不仅在台湾民众身上有体现,在台湾的企业中也十分提倡。笔者参观台湾的工研院,搭乘电梯时发现,电梯上方显示电梯用了多少钱的电,提醒大家“节约使用电梯,减少能源消耗”;笔者参观光宝企业,发现大楼中所有的灯都是节能灯,且均被红外线控制,据说,这样可以判别哪些楼层需要开灯,哪些楼层不需要开灯,避免浪费;参加发布会,主办方给的书面材料会正反两面打印;松山机场广告牌子写着“出门时您家的灯关了吗”。
经常会有台湾人问笔者,大陆人现在怎么那么有钱?有羡慕的,有酸溜溜的,更多的是善意的忠告。十几、二十年前的台湾人花钱就像暴发户,总觉得今天花这么多钱无所谓,反正明天钱还会源源不断地来。没有想到,1998年金融危机来袭猝不及防,民进党执政8年经济后退雪上加霜,又赶上2008年金融海啸伤筋动骨。今天的大陆好像当年的台湾,经济发展迅速,但存在许多隐患和问题,很多人缺乏警觉。正所谓前车之鉴,居安要思危。学学台湾人的节俭吧,节俭是一种美德,也是对地球资源的爱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