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步于台湾的文学时光走廊,沿着长长的回廊以及由回廊串起来的一间间展览室,你会发现,这里浓缩着一部内容非常丰富的台湾文学史,这里是一张坐标精确的台湾文学地图。(摄影:翁奇羽)图片来源:人民网
把一座市政府大楼变成一座文学馆,台湾文学馆显得十分宽敞。何况这座西式建筑那么典雅,仿佛营造了浓浓的文学气氛。
台湾的文学之路,没有大陆文学那么漫长,历史分期也跟大陆不同。这里依照时间顺序,把台湾文学分为“早期原住民”、“荷西”、“明郑”、“清领”、“日治”、“民国以来”六大时期。其中“荷西”、“明郑”、“清领”、“日治”,分别是指荷兰、明朝郑成功、清朝以及日本统治台湾时期。不言而喻,台湾文学史的分期,是按照台湾本身的历史进程而划分的。
在台湾文学馆里,每一个文学时期,都展出代表性作家的照片或者画像,作家生平,代表性著作,有的还展出作家的手稿,甚至把台湾作家赖和的书房“搬”了进来。另外,还展出代表性的文学期刊,从17世纪沈光文的“东吟诗社”的诗刊,直至20世纪90年代的《文学台湾》杂志。漫步于台湾的文学时光走廊,沿着长长的回廊以及由回廊串起来的一间间展览室,你会发现,这里浓缩着一部内容非常丰富的台湾文学史,这里是一张坐标精确的台湾文学地图。(人民网记者 潘健、邓志慧、张葳、翁奇羽、董子龙7月10日于台南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