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岛资讯

走进台湾南部乡村——台湾香蕉的“叩门声”

时间:2010-10-21 10:19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台北10月20日电(记者张勇 任沁沁)“你觉得大陆人会喜欢台湾香蕉吗?”“台湾香蕉在大陆市场的价格到底有没有竞争力?”……站在大片大片的蕉田间,余松英一边嚼着槟榔一边向来访的新华社记者发问。

  这里是屏东县枋寮乡太源村,43岁的余松英是村里的“香蕉大王”。他的蕉田约有40多公顷,年产量高达三四千吨。

  在有“水果之乡”美誉的台湾,香蕉历来是产销量最大的水果。由于风土气候适宜加上品种优良,台湾香蕉的糖度、风味、口感俱佳。香蕉在台湾各地均有种植,而主产地则集中在南部的高雄、屏东一带,其产量超过全台产量的一半。

  已有20多年种蕉经验的余松英称得上是“香蕉世家”。他家里老小共7口人,主要收入来源便是种蕉。

  大陆从2006年即开始对多种台湾水果实施零关税,台湾香蕉虽未列其中,但大陆多次在台湾香蕉丰产滞销时的紧急采购,仍让余松英这样的蕉农倍感温暖。而在今年签署并生效的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及早收清单中,台湾香蕉终于和柳橙、柠檬、哈密瓜、火龙果等水果一起,将在短期内享受关税逐步降至零的优惠条件。

  ECFA带来的利好,让余松英也开始憧憬早已并不陌生的大陆市场。这几年,余松英都与高雄县农会签订了供销合同,每年向农会供应约1000吨香蕉。随着ECFA的签署及生效,高雄县农会今年7月已开始赴上海布点、探路,香蕉、芒果、木瓜等水果是他们主打的几大果品。

  陪同我们采访的高雄县农会的陈柏凯告诉我们,目前由于关税、增值税等附加成本,台湾香蕉在上海市场上并不具有明显竞争力,但台湾香蕉的优势在于其品质,因此必须走高端路线。“由于我们长期供应日本市场,因此在确保品质方面有一套成熟经验,我们会以同样的标准拓展大陆市场,打响我们台湾香蕉的品牌。”

  高雄县农会目前在高雄、屏东一带与许多农户都建立了类似的固定供销合作关系,农户负责种植,农会则监督生产过程并负责包销。而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种蕉的产业式发展,同时可以避免蕉农各自为战而产生的丰产滞销现象。

编辑:何建峰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