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岛资讯

七美小岛 看天地造物之美

时间:2010-04-21 13:56   来源:华夏经纬网

  冰岛的火山灰让空中交通停摆,搞得一大堆人“灰头土脸”,相形之下,同样拥有火山的台湾地区就幸运多了,不但早已脱离这种困扰,还因此获得了可贵的地景旅游资源,台北的大屯山、观音山与澎湖群岛,都是代表性的地点,尤其是澎湖,唯一由火山熔岩组成的县,大自然的巧手造就出或壮阔、或雅致的立体雕塑,连“台湾的样貌”都早已打造完成。

  走一趟澎湖最南端的小岛~七美,即使只是搭车、骑摩托车走马看花,也不会错过这处海蚀平台~“小台湾”。从海崖上居高俯视,它跟台湾岛的相似度几乎达到90%,静静地看着,台北、桃园、新竹、苗栗……,乃至垦丁、花莲、台东,就在眼前如立体模型般,随着视线挪移,一一走过,就算要亲临其上环岛一周,也无不可,那儿没有高耸的中央山脉阻隔,不用横贯公路、无须吵翻天的苏花高。

  海蚀平台“小台湾”,不仅台湾模样十分神似,连龟山岛也出现了,只不过它的位置在现在基隆屿的位置,那只汪洋中的大海龟,是不是自己游啊游地经过百万年,才游到现在的宜兰外海?    

30分钟徒步走遍台湾?

  站在高崖俯瞰神游,连龟山岛也已经出现在造物者的规划蓝图中。除了地质与造物巧妙之美,你也可以目光定位,看看自己走过台湾哪些地方?

  或许你要说瞎掰!但又何妨?加点想象的趣味,多少神话传说,不也就是这样来的?谁知道,造物者是不是本来就是如此的规划?

  摊开地质史看看台湾岛的形成过程,倒也不无“瞎掰成理”的依据。

  澎湖群岛的出现远早于台湾岛,约莫在2000万年前~1000万年前之间,欧亚大陆板块张裂,海底的岩浆冒出,逐渐凝固成熔岩平台,澎湖群岛开始出现海平面之上,当时的台湾还在远远的东南方的海底下。

  到了1000万年前~500万年前之间,菲律宾海板块和欧亚大陆板块“激情相拥”,大规模的造山运动把台湾岛的雏形挤出海面,中央山脉形成,如人的脊椎,岛屿形状缓缓雕塑中。

  又过了200万年左右,台湾北部的火山群如人的头部位置“七窍生烟”,阵阵烟雾之后,龟山岛、基隆屿、棉花屿,接着是大屯山、观音山,逐步到位,最后在200万年前至10万年前之间,海岸山脉又来凑热闹,台湾现在的样貌,终于雕塑完成。

  出现在七美的“小台湾”和还没游到东北边的龟山岛,是不是造物者先前勾勒台湾的蓝图?

  澎湖列岛的形成不像大屯山出场那么惊天动地,岩浆是从地层裂隙优雅地喷发,没有如现在冰岛火山喷发高耸入云的尘云,大量岩浆从深裂隙涌出,像洪流一般覆盖,这就是澎湖许多岛屿如方山形状(桶盘屿即是)的原因;而大屯火山的岩质属较黏稠的安山岩质,不像澎湖那般容易漫流,因此多呈圆锥状,如大屯山、纱帽山。    

30分钟徒步走遍台湾?

  澎湖群岛的火山喷发较为优雅,玄武岩质岩浆漫流,形成如桶盘屿的方山形态。(记者谢礼仲摄影) 

30分钟徒步走遍台湾?

  也许看不出所谓望海石狮的形态,但细看其纹理,不难发现当初火山喷发的痕迹,历历在目。(记者谢礼仲摄影)

30分钟徒步走遍台湾?

  在七美月鲤湾所见的不规则玄武岩壁,更能感受到火山喷发的动态之美。(记者谢礼仲摄影)

  七美最佳浮潜场所的月鲤湾旁,海面耸起的玄武岩壁呈现不规则的呈现,仔细瞧瞧它们的走势,如今看来一块块岩石构成的方向,就像当初岩浆喷发时的样貌,冷却凝固之后,千万年依旧保持初生之姿,不得不令人赞叹造物的神奇!

  走访七美,类似小台湾的海蚀平台、月鲤湾的玄武岩壁,处处可见,下回到这座海很蓝、天很宽、情调很浪漫的小岛,记得放慢脚步,细细欣赏这些台湾最古老的火山地质景观,再加点天马行空的想象,或许能发现造物者更神奇的巧雕安排。    

30分钟徒步走遍台湾?

  七美如“小台湾”的海蚀平台处处,造物者用熔岩勾勒出美丽有致的图案线条,与后方喷出海面的岩壁,形成阳刚与柔美的对比。细看平台突出端有个小点,那是在地捕鱼的居民,可见海蚀平台的面积还不小。(记者谢礼仲摄影)

编辑:何建峰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