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岛资讯

新生公园区 科技开花,古厝开门

时间:2010-12-08 08:41   来源:华夏经纬网

  台湾,一座花卉、蔬果之岛,也是一座文化、科技之岛。2010台北国际花卉博览会中,竞相争艳的百花是否令你看得眼花撩乱?在新生公园区里,若你走进模拟懒人庭园与在家具中种菜的“未来馆”,漫步于想象人类变成昆虫、喇叭薄得像张纸的“梦想馆”,以及和“养生馆”的百龄花瑞盆景、“花茶殿”旁的闽式庭园相遇,你将惊喜发现:原来我们不只富含“花草树木绿实力”,还蕴藏“高科技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

  绿雕鲸鱼游迷宫

  踏进位于民族东路的新生公园区入口,淡雅木头香氛立即弥漫鼻端──眼前,木构的“花梦广场”静伫,洁白粉红的蝴蝶兰相间点缀,搭配周遭团团绿意,令人瞬间抛去舟车劳顿的烦躁,全心享受花儿营造的惬意氛围。

  步下阶梯,行过原木路面,层层草花及球根植栽勾勒着波纹及圆形漩涡,一波波袭来,律动柔软又劲道十足。这儿是“林下花圃花海区”,设计师以“水是生命泉源”为主要概念,透过植株千变万化的波浪造型,展现生命的热情与活力。瞧!不远处那3座绿雕鲸鱼正在彩花绿叶间沉潜优游,重新诠释花“海”意义,让人也跟着“它们”开心起来。

  另一头,还有欧式庭园风格浓厚的“迷宫花园”,中央的槴子花迷宫用绿篱灌木形成视觉遮蔽,动线设计复杂又富含趣味,四周则有青翠垂叶榕安然守护,与缤纷的林下花圃相互呼应。

  天使.绿色心生活

  跟着花儿的脚步走,三栋大量以木造设计、整体呈现曲线型的建筑物映入眼帘。大片斜坡屋顶铺满绿草,与地面缓缓相连,彷佛从土壤中“长”出来般,邀请走马看花的游客步上屋顶,从不同角度亲近自然生态!

  这三座特色展馆分别为“天使生活馆”、“未来馆”及“梦想馆”,这些展馆采用自然采光通风、智能温控、雨水回收系统、节能地冷空调系统与装设太阳能板等生态工法搭筑而成,已取得钻石级绿建筑候选证书,并获得2010台湾建筑奖首奖,评审团称许新生三馆是“台湾绿建筑作品指针”,其对地景的尊重、树的保留、风向与阳光等物理环境的处理均相当细腻。

  既然建筑本身堪称台湾的骄傲,在这些“森林绿宝石”中所展出的内容,自然也要相互辉映,散发本土光芒。天使生活馆从食、衣、住、行、育、乐等生活美学着手,结合科技与人文,规划艺术门厅、影音剧场、生活智慧中心及精品意象区,向在地住民和国际旅人传递宝岛印象。

  “艺术门厅”运用挑高手法,展现空间层次,是国际视觉艺术展演的绝佳场地;“影音剧场”运用动态空拍、地景与海洋的高画质影片,呈现福尔摩沙之美;“生活智慧中心”与“精品意象区”展现品牌交流、发表及表演艺术的多功能用途,让国际看见由MIT(Made in Taiwan)到DIT(Design in Taiwan)再晋升为BIT(Brand in Taiwan)的软实力!

  至于“身心灵SPA”与“中庭花园水生植物区”则以回归自然为发想,营造静谧的世外桃源,让生活繁忙的现代人得以沉淀喧嚣,尽享绿色“心”生活。

  未来.智慧E建筑

  未来馆的旅程,始于一棵来自彰化的“生命树”。自古,榕树即被赋予长寿的文化意涵,这株百年老榕虽历经风霜,垂老枝干依旧抽出幼绿新芽,生命力极其旺盛,亦使人们看见未来的希望。

  同样来自远古的“老”朋友,还有左侧“珍稀植物区”的台湾油杉、台东苏铁、台湾穗花杉和台湾海枣,它们见证了百万年来的地理、气候变迁,因此被称为“台湾四大奇木”。

  循着缓坡而上,藉由智能型温度控制科技设备与几可乱真的人造山、飞瀑造景,一阶阶楼层皆尽力呈现宝岛丰富的生态实境:“热带亚热带植物区”除了栽种低海拔到中海拔多样植物,还展出珍贵菠萝属植栽;“多肉植物区”不仅揭开火龙果其实是仙人掌的秘密,还有全身像长满霉菌的白星、名字爆笑的猩猩丸等奇形怪状仙人掌等着大家,设计者甚至用它们排成双心石沪与绿蠵龟景致,呈显澎湖的岛屿风情;“温带植物区”则以各种柏树与山苹果、山枇杷等果树,重现台湾山林的四季色彩;“高山植物区”模拟冷飕飕的高山寒原环境,一展历经风霜的娇小岩壁植株与垂垂老矣的千年松柏。

  上了2楼,景观蓦然一变,三个白色方壳划出的半开放空间里,摆放颇具设计感的家具和不知名的新鲜机器,户外点缀红紫彩花与绿树青草,呈现揉合科技感与农艺技术的“未来庭园区”。

  设计师模拟未来家居风格,在客厅空间外,用白水木和粗肋草等植物,打造一座小型的懒人庭园──因为这些植栽耐旱,所以只要定期浇点水,容易照顾,最适合工作忙碌又希望亲近花草的现代人。客厅空间内,则有“植物工厂家具化”高科技机器代劳,其透过双循环营养液供给系统和计算机控制光照强度,使得在家栽种迷迭香和薄荷等香草植物,再也不是必须时时刻刻小心照护的麻烦事。

  半户外区则将原本要丢弃的黑软盆,拼成一面极具艺术感的黑墙,另外还有定时浇灌水分与养液的水耕架器具,也成为设计师想象的未来景致之一。

  深入2楼底,“兰花蕨类共生区”利用兰花和蕨类生长需求相似的特性──干净空气及潮湿环境,打造原生态景致。形似跳舞娃娃的文心兰、长得像公主高跟鞋的仙履兰、迷你得可爱的肾蕨、毛茸茸的兔脚蕨、恣意生长的鹿角蕨与直挺挺的笔筒树等,都在这座丛林舞台展露独特风貌。

  从那棵来自百年前的生命树起始,到现今自然环境陈设、未来科技生活想象,接着又回到远古过去的蕨类舞台──这趟展馆行旅如同生命一般,循环不息。

编辑:何建峰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