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旅游

别样台北 茶路古道行

时间:2008-10-21 09:55   来源:中国台湾网

 

图一:改建的石泉岩祖师庙依旧古朴。(摄影/老霍)


  嘉庆年间,有位名叫柯朝的,自福建归来,带来武夷茶种在瑞芳镇。道光年间,试销福州后,颇受好评。由于气候适宜,现今石碇、深坑一带,早年处处可见茶田。茶商纷纷在万华设立茶行,将茶运销大陆。

  每当春、秋二季,茶农挑着茶叶,翻山越岭,在祖师庙稍事休息,经由六张犁,到达万华。

  秋高气爽,台北市的蓝天特别地蓝,白云特别地白。

  我们从捷运木栅线麟光站下车,沿着卧龙街往庄敬隧道的方向走,至卧龙街431巷,山谷的一边是墓地,另一边则是住家,路的尽头是石泉岩祖师庙。

  茶路难行今难辨

  石泉岩祖师庙有两块碑,一块新一块旧,民国74年,所立「茶路」碑写道:「清嘉庆间有柯朝者自福建归,以武夷茶植于桀鱼坑。……茶农肩挑背负,分由格头、乌涂窟、石碇、员潭仔、阿柔坑、万顺寮、土库、深坑仔越观山岭,经石泉岩,下六张梨,售卖于市肆。」

  「善心之士醵金数两,于石泉岩右侧叠石为阶,直达岭顶,庶可减免颠顿之苦于万一。有识者因以茶路名之云。」茶路碑旁有清同治9年所立「重修观山岭路桥」古碑,可供证明茶路碑所言属实。   

  清水祖师石泉岩

 

  道光24年(1844年),安溪杨士如捐资建庙于此,寺后有清泉自石缝中涌出,因而得名「石泉岩」。石泉岩拜清水祖师,因庙设于茶路古道的途中,为昔日茶农往来停歇的地方(图1)。

  一位信众告诉我们说:「因为山崩改建,原本土石修建的庙,现今还保留部份。」,祖师庙改建,方有现今的规模,庙旁还留有马背式石头厝,庙后还存有一座如土地庙般大小的「财神庙」。

  拳山古道接茶路

  「茶路古道」就在石泉岩祖师庙的旁边,我们沿着石阶步道,一步接着一步往上登,步道的一旁是阴宅,另一旁则是树草丛生,登上岭顶后,可以望见101大楼,遇上柏油路面的崇德街,有「土地公岭古道」来会(又称岭头古道)。

 

图二:昔日茶路古道今天种的是文旦。(摄影/老霍)

 

  正当我们在查找连接步道「拳山古道」的时候(图2),巧遇见一位在地的先生,他告诉我们:「古道入口处就在前面余步。」路旁有指示牌:「木栅路4段159巷」,就是拳山古道的入口处。

  大树下的福德宫



图三:蔓草已渐渐地淹盖住拳山古道。(摄影/老霍)


  水泥步道沿着山坡往下沿伸,山的坡度越来越大,蔓草已经渐渐地淹盖住步道(图3),心想这就是所谓的古道吗?山谷中种得是槟榔及文旦等经济作物,只是一个个黄橙橙的文旦,中秋过后却乏人采收。




图四:古道穿过联外道路的高架桥下。(摄影/老霍)

  古道穿过联外道路的高架桥下(图4),经过几户民宅,会见到两棵长满蕨类植物的大树,树下有一座红色屋顶的「田寮福德宫」,福德宫还张贴举办平安戏的日期,呼吁乡亲自备素果牲礼祭拜。所幸拳山古道的途中,有这座福德宫的庇荫,尚保存几许古意(图5)。

 


图五:朴实的福德宫面对现代水泥桥。(摄影/老霍)

  退出田寮福德宫不远,已经进入集资楼住宅区,经过坡内坑公园,来到木栅路四段,面对的方向正是猫空茶山区。

  来源:联合新闻网 文/摄影阳明山达人老霍

编辑:李典典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