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居住小区电视台频道,经常回放居住小区居民与中埔山的对话,位于台北市南缘福州山南方的中埔山,辛亥小学曾经在这里举办过毕业典礼,也曾经是科技大学建筑系学生观察自然生态的场所。
辛亥居住小区居民与人民团体,经常上山举办维护环境的“清山”活动,附近的居民将中埔山视为“家山”。
我们从捷运木栅线麟光站下车,走卧龙街转到富阳街底,大约五分钟的时间,就来到富阳街底的富阳森林公园。经由森林公园中央位置的「自然生态观察区」,可以直上福州山公园,从「湿地生态观察区」,亦有步道直上福州山公园,我们选择了后者的路线。
福州山攀顶
走久了的「泥土步道」,下雨后形成天然的排水沟,只得靠树木的盘根,当作天然的台阶,一步步地登上去,遇到一条排水沟,再往上攀登,在一座高压电塔的后面,遇到一条棱线步道,我们先走右线步道,往福州山的方向走,到达最高点休息,在这里可以看到六张犁、三张犁及台北101大楼。
中埔山登顶
|
再沿着棱线步道回到方才的岔口,直走便是往中埔山的方向(图1),途中遇有陡斜的水泥车道。见到步道旁边种植的路树,想必是附近居民所种植的爱心树。遇到一个石阶步道与水泥车道,交会的字路口,直走盘旋而上,先是「抬头见佛」,红色的佛字写在石壁上,再上去是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庙,庙内拜得是观世音菩萨(图2),两边贴的对联
分有趣:「庙小无僧风扫地。」对联是「寺内无油月当灯。」
|
中埔山东峰远眺
中埔山高139公尺,就在观音庙的上方。「五份」是当地的地名,这座山恰好位于
五份的后方,因此又名为「
五份后山」。中埔山顶位于树林之间,展望的情形不是很好。经过一座废弃的蓄水池,再登上高145公尺的中埔山东峰。
|
东峰顶展望极佳,右手隐约可见:从富阳森林公园,经过高压电塔,一路上来的路径(图3)。下方就是穿越两山之间的三号道联外道路,从这里远眺101大楼,位置绝佳。左手可以望见联外道路与辛亥路的交会,原本是满山的乱葬岗,如今已是翠绿色的山头。
榕树形成的天棚
|
在东峰山顶处,居民自建的「如心园」稍事休息,然后继续往山下走,会遇到几个步道的交会口(图4),这里可以回到富阳森林公园,亦可以通往军功山,我们选择往辛亥路四段的方向下山,紧接着水泥步道,来到中埔山的「标志」路段,30多棵的榕树形成天然凉棚,是附近居民晨起运动的最佳场所(图5)。
|
中埔山步道沿途以相思树最多、其间充满了血桐、江某、香楠、山黄麻、面包树、雀榕与榕树等,走的却是扎扎实实的泥土路,不时见到成群的鸟群飞过树梢,它确实成为台北市南区居民的「家山」。
【联合报 文.摄影/老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