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城文艺散步
~楔子~
每个地区都会有这样一座城市,拥有闪闪发亮的都会生活,拥有最尖端的科技和时尚,拥有大量的未知、承载着大量的憧憬。即使人人都说冷漠,即使物价昂贵、生活不易,但总是能让年轻人趋之若鹜。比如东京,比如纽约,比如上海,比如台北。
20世纪的八九十年代,台北就是一座梦想之都,大量台湾中南部的年轻人涌向台北。仿佛只要去了台北,就可以过上梦想中的生活。就像林强的歌曲《向前走》歌词中所写的:“我欲来去台北打拼,听人讲啥物好康的拢在那(听人讲,什么好东西都在那)……我的理想和希望拢在这!”
而在罗大佑的《鹿港小镇》中,台北又是一座艳俗而残酷的城市:“台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台北不是我想象的黄金天堂,都市里没有当初我的梦想。”
那海峡另一端的大陆民众,记忆的台北,又是怎样的呢?
小柚眼中的台北,曾经是世界上最熟悉又最遥远的城市。念中学的时候,家里的电视机可以收看台湾的电视节目,每天可以看到电视里台湾的主持人和嘉宾们讨论着当天的新闻和八卦,尤以台北的最多。忠孝东路的百货公司举办周年庆、西门町又有艺人开签唱会、士林夜市新出现一种美味小吃、天母的一栋公寓里拍到灵异现象……不知不觉地记住了一大串台北的地名,即使并不知晓它们在台北哪里。可是那时台北又是多么遥远。仅隔着一道海峡,却几乎没有人有机会前去一探究竟。
去过台北六七次之后,台北已经不再那么神秘,变得真实和鲜活了许多。见过在繁华马路上骑重型机车的飚车族,也见过在路口做义工的“交通义警”;遇到过因为担心我安危而不愿给我指路的善良大姐,也遇到过表情冷漠、警惕防备的年轻人。啊,这都是台北。
今天在台北的街头,可以轻松地遇到香港、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欧美等地的旅行者。每个人都在寻找着自己心中的台北。台北的魅力在哪里?一起跟随小柚来台北城文艺散步吧。
#艋舺龙山寺#(免费)
“艋舺”,即今天的台北市万华区,是台北的发源地。原本生活在艋舺的是平埔族,后有福建泉州一带的汉人来到这里,形成一个小聚落。当时平埔族人划着独木舟在淡水河上与汉人贸易,“艋舺”就是独木舟的意思。
来到台湾的泉州人,不但带来了泉州人使用的闽南语,也带来了泉州人的神灵信仰。早年的艋舺地区,瘴毒瘟疫肆虐,生活环境恶劣,人们非常渴求神灵的庇佑。1738年,当地人开始兴建艋舺龙山寺。龙山寺是主祀观世音的佛教寺庙。目前全台共有五座龙山寺,分别在艋舺、淡水、鹿港、台南和凤山,五座龙山寺都由泉州安海龙山寺分灵而来。
艋舺龙山寺修建完毕后,多次在地震、台风中遭到毁坏。在美军的空袭中又被炮火击中,殿堂全毁,但观音像却毫发未伤。以往每次空袭,当地居民都会来到龙山寺躲避,唯这一次因为殿堂内蚊虫凶狠而纷纷返家,以至于殿堂倒塌时无人受伤。当地人相信这是观音菩萨的恩慈,因而战后龙山寺的香火更盛。
今天的艋舺龙山寺,被列为台湾二级古迹,是台北香火最盛的庙宇,为台北三大寺庙之首(另两个为保安宫和清水岩祖师庙)。来到台北,龙山寺是不能错过的重要一站。
?特别活动?龙山寺元宵花灯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