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淡水小镇的百年物语

时间:2013-08-05 16:12   来源:中国台湾网

    淡水小镇的百年物语

  ~楔子~

  淡水位于淡水河入海口的北岸,是一座濒临台湾海峡的小镇。淡水属于新北市(原台北县),正式区划名称为新北市淡水区。

  淡水小镇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几千年前,就有平埔族中的凯达格兰族人生活在这里。17世纪,从新航道中获益的西班牙人觊觎东方,盯上了有着优越位置的台湾岛。1626年,西班牙人进攻淡水,两年后在淡水建造了“圣多明哥城”,并以此作为其在北台湾的统治中心。不过西班牙人的统治没多久,1642年便被荷兰军队打败。后来,荷兰人在原圣多明哥城的位置重新修建了城堡,取名“安东尼堡”,也就是今天的淡水红毛城。

  淡水在1858年清政府被迫签订《天津条约》后,成为国际通商港口。进出台北的货物,都需要经过淡水,淡水随即成为当时台湾的第一大贸易港。西方的宗教、教育、医疗也都随之进入淡水,让这座小镇成了台湾最西化的地区之一。

  进入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后,淡水的“黄金时期”逐渐远去。由于港口的淤积与基隆港的建设,淡水曾经的地位不再,重又回归静谧的小渔港。不过美丽的景色,还是让淡水荣登当时的“台湾八景”之一。今天的淡水已经转型为著名的观光小镇,尤其到了周末,许多台北市民喜欢搭乘捷运来到淡水做一次一日小旅行。

  小柚很羡慕台北人,有这样一处近郊的滨海小镇,可以散步,可以吹风,可以欣赏美丽的落日,还能品尝独特的美食,在忙碌生活中找寻一份闲滋味。不妨坐上捷运去淡水,去感受这座百年渔港小镇之美。

  #淡水老街#(免费)

  淡水老街,是淡水小镇最早发展起来的区域。今天的淡水老街,是包含中正路、清水街、重建街、公明街等街道在内的总称,是旅行者来到淡水必游的街区。从淡水捷运站出来,沿着中正路往西北方向直走即可到达。

  记得第一次去淡水旅行,找了许久都没找到淡水老街在哪里,直到旅行结束之后,才发觉自己原来一直在淡水老街内走。现在的淡水老街,外观与想象中的老街不太一样,古老民居大多都已变成三四层的新建筑,街上繁华又热闹,看起来历史感不够。若要找寻有古意的淡水老街,可以去重建街走一走。

  重建街形成于清朝嘉庆年间,有“淡水第一老街”的称号。重建街原名叫“九崁街”,“九崁”就是闽南语“九间”的意思。据说是因为这条小街上最初仅有九间店铺,因此得名。20世纪60年代后,重建街因为地形崎岖、路途不便、人潮转移而逐渐没落。大部分游客都只会去中正路、公明街和环河道路走一走而已,少有人发现这条藏在山坡屋舍中的古老小巷。

  重建街紧挨着福佑宫,沿着一旁的小路就可以走上去。和假日里人潮汹涌的中正路相比,重建街要安静许多。街道的两侧,保留了一些颇有历史的古厝。斑驳的墙壁上已经长出了青草和花朵,屋顶也被藤蔓覆盖,看起来颇有艺术气息。站在小街高处的石阶上,还能看到淡水河和对岸的观音山,是很新奇的角度。

  重建街上,有一间不起眼的“香草街屋”,算是重建街的一座小小的精神灯塔。没有夺人眼球的大招牌,只在屋外悬挂了一块旧旧的方形板,写着“香草街屋 茶饮?手作?盆栽”,一不小心就会错过。这不是一间老店,但是一间有故事的小店。其房屋是蔡以伦先生的祖厝(已被列入新北市定古迹)。蔡以伦原本是一位媒体工作者,在经历了商业失败后,经叔公点拨,在香草中找到了人生的另一个方向。他去台东学习香草的种植与疗愈课程,2011年在重建街开始经营这个小小的香草街屋。店内有迷迭香、薰衣草等各种香草盆栽,以及使用自种香草制成的小玩意儿。街屋还开设香草植物应用DIY课程,老师是资深香草爱好者、淡水社区大学的马品洁讲师。用两个小时的时间,去亲身感受香草的无限可能,深度旅行者不妨去体验一下。 

编辑:马小璇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