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楔子~

时间:2013-08-05 16:02   来源:中国台湾网

     ~楔子~

  猴硐位于新北市瑞芳区,是一个藏在山谷里的安静小镇。有宜兰铁道线穿过,所以每天从清晨到日暮,都有大量的火车经过这里,倒也为小镇增添了不少生气。

  猴硐的原名叫猴洞。据说早年刚开发猴硐时,当地人看到有猿猴出现在附近的山洞里,于是取了这个名字。20世纪开始,猴硐逐渐演变为一座煤矿小镇。矿工们不喜欢矿坑内有水,于是将“猴洞”改为“猴硐”。抗日战争结束后,因觉得“猴”字不雅,再将“猴硐”改为“侯硐”,一改就是几十年。今天由于地方人士的努力,新北市政府已经将名字改回“猴硐”,保留原本的特色。而若坐火车前来猴硐,还会听到列车广播中,用闽南语念的古地名“猴洞仔”。

  猴硐煤矿的开采,是日本殖民统治时期之后的事。1918年,基隆炭矿株式会社成立,开始有规模地开采猴硐地区的煤矿。1934年,瑞三矿业公司成立,获得基隆炭矿株式会社猴硐瑞芳三坑的开采权。经过用心经营,猴硐跃升为全台煤产量第一的地区。

  抗日战争结束后,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台湾对于煤的需求量加大,猴硐的煤矿产量也不断提高,年产量最高达到22.2万吨,占全台湾煤矿产量的10%。由于产业的兴盛,矿工收入也高,许多外地人纷纷来到猴硐当矿工。鼎盛时期的猴硐,有超过6000多人生活在这里,是一个非常繁华的小镇。

  20世纪90年代,随着开采难度加大以及进口煤的低价竞争,台湾的煤矿业逐渐走向衰落。瑞三公司停产后,人口逐渐外迁,猴硐跟着没落下去。

  近年来猴硐重又回归人们的视线,多亏了光复里的一大群流浪猫。当年的矿工大多养猫防鼠。矿工走了以后,所养的猫大多沦为无人照料的流浪猫。一些爱猫人士把猴硐的猫拍照、发到互联网上后,吸引许多人关注。猴硐当地便顺势将猫村规划为观光景点。“在猫村出名以前,几乎都没有什么人来猴硐玩。”猴硐车站内,工作人员这么跟小柚说。

  猫村出名后,展示矿区历史和文化的猴硐煤矿博物园区也整修完毕,开放给民众参观。加上小镇周围的青山绿水,猴硐渐渐转型为一处有文化深度又充满文艺气息的新兴观光小镇。不妨带上你的相机,来一次与猫邂逅的矿区小旅行吧。

编辑:马小璇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