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方王刘卫辰偏安代来城休养生息的梦,并没有能做太久。在一个月黑风高之夜,魏道武帝拓跋珪率三千轻骑,突然来袭代来城。代来城被破。
话说在那个距代来城有一千公里之遥的雁北草原,魏道武帝坐在龙椅上,他刚从占领了的洛阳城回到草原,正踌躇满志。“我们突厥人的宿敌,那些惶惶如丧家之犬、急急如漏网之鱼的匈奴人,他们现在迁徙到什么地方了?”他问。
“回主子!”一位大臣答道,“一股又一股的匈奴人,就像沙漠里的潜流河一样,都消失在路途上了,被戈壁和大漠吞没了。环顾海内,现在只剩下那最后的一支,匈奴西单于刘卫辰。他西跨黄河,进入鄂尔多斯高原,现在在那长城边墙下,筑了一座灰头土脸的小城居住。那城叫代来城。”
“那刘卫辰是谁?他有什么渊源?”
“他是被称为天之骄子的冒顿大单于的后裔。白登山之围之后,汉高祖赐宗室之女嫁于匈奴,所以这支匈奴人,从母姓姓刘。自那时一直延续至今,姓氏不改。据说他们是夏商周时期那个治水的大夏禹王的后裔。而从冒顿往下数,这个刘卫辰,当是从山西离石左国城起事,掀起五胡之乱的那个刘渊的宗室。”
“哦,倒也是一个有名有姓有来历的人!”
“他们还称铁弗部。所谓铁弗部,是指匈奴人为父、鲜卑人为母的那一支。”
“灭了它,灭了这股匈奴人,灭了这座代来城,捣毁匈奴人的这个窝。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容我领三千铁骑,取道蒲坂,西渡黄河,灭了它!从此绝了这个后患!”
铁器撞击有声。魏道武帝的这句话,杀机重重。
他们是沿着一条古老的道路完成这一千公里奔袭的。这条道路叫“秦直道”,乃当年秦始皇所修。秦始皇周游天下,东临碣石,走的就是这条道路;昭君出塞,走的也是这条道路;汉武帝勒兵三十万,至阴山脚下,恫喝三声:“谁敢与我为敌?”此语一出,四周静悄悄的,天下无人敢应,他走的也是这条道路。
这条道路可以长驱南下,它唯一不方便的地方是黄河渡口。秦直道自建成之日便设有码头。上面说的那些英雄美人,大约正是从这码头上渡船而过的。如果这码头再被北魏军队占据,渡河就不成问题了,从雁北草原到大河套地面的代来城,简直就是一马平川。
北魏强悍的三千轻骑正是这样子过来的。刘卫辰过于迷信这黄河天险了。直到有一天夜里,北魏的马蹄子直踏到了他的枕边,他才从梦中惊醒。
代来城被攻破,朔方王刘卫辰一家三百余口,几乎被全部杀戮。城中的草芥百姓,也无一幸免。
整个代来城,只逃脱一个十一岁的男孩子。这个孩子就是刘勃勃。
当敌兵攻破城池,尽情杀戮时,勃勃有些吓呆了。他先摇摇父亲,见父亲早就没有了气息,接着又去摇晃母亲,母亲的脖子上中了一刀,也断气了。孩子于是从敌人士兵的交裆里钻出,然后一溜烟地向山顶跑去。
山顶上有一棵高大的树,我们知道那叫杜梨树,一种兀立在山顶上,春天一树白花、秋天一树浆果的带几分悲壮意味的树木。树大成荫,勃勃就上到了这棵树上,挨到杀戮完毕,躲过了这一劫,从而也就给这一支匈奴人留下了一条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