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人形象地将中国互联网第一阵营比喻为一战“桌子”(table)。在这张“桌子”上,T是腾讯,A是阿里巴巴,B是百度,L是雷军,E是周鸿祎。与其他人不同,周鸿祎被视为“桌子”上的搅局者。但周鸿祎却不这么看,他认为自己是一个不创新毋宁死的理想主义者,为了捍卫自己的理想,他愿与桌上之人为敌。
中国互联网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充满火药味,层出不穷的互联网企业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将中国互联网发展推向高潮,然而大浪淘沙,当互联网大潮落下的时候,真正屹立潮头之上的公司却屈指可数,腾讯就是其中一家。作为一款即时通讯工具,通过十几年的发展,腾讯公司的市场占有率之高、客户群体之大是其他互联网公司所难以企及的。而腾讯也依托这一优势,建立起了一个无往不胜的互联网帝国,这个帝国不断在互联网各个领域摧城拔寨,行业创新精神受到前所未有的重创。
2010年7月,中国权威计算机杂志《计算机世界》在其封面上刊登“‘狗日的’腾讯”五个大字,并以此为题在头版头条文章中历数腾讯公司的累累“罪行”,如“血洗联众”“斩杀4399”“猛击360”。这篇文章发表后,腾讯成为互联网业界的“全民公敌”,而在这些敌人之中,周鸿祎和他带领的360无疑是最令腾讯公司头疼的一个。
2006年7月,奇虎公司推出主打安全的软件“360安全卫士”。凭借其友好的操作界面和优良的性能,在不到一年的世界里,“360安全卫士”一跃成为国内最大的安全软件,产品覆盖75%以上的中国互联网用户,成为仅次于QQ的第二大客户端软件。以安全卫士客户端为基础,360又接连开发出免费杀毒软件、浏览器等周边产品,可就在360一路高歌猛进的时候,腾讯公司却在背后张开了自己的血盆大口。
为了保护QQ用户的账户安全,腾讯公司曾推出一款用来查杀盗号木马的小工具QQ医生。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QQ医生并没有进军互联网安全领域的迹象。以至于周鸿祎在多个场合对腾讯公司赞不绝口,他认为360和腾讯之间不存在成为竞争对手的可能,因为“腾讯是一个娱乐公司,在安全方面,应该由一个很专业的公司更专注地去解决问题”。可是周鸿祎话音未落,腾讯公司便给了他当头一棒。
2010年5月31日,在360和金山这两大杀毒公司忙着为争夺市场而彼此攻击的时候,QQ医生悄然升级,这款过去用来查杀QQ盗号木马的防护软件,升级后包含了云查杀木马、系统漏洞修补、实时防护、清理插件等多项安全防护功能,更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它还搭载了免费半年的诺顿杀毒软件。升级后的QQ医生更名为QQ安全管家,其强大的功能性也与360安全卫士如出一辙。是可忍孰不可忍,QQ管家推出后不久,周鸿祎迅速做出反应,这才有了后来腾讯公司的“一个艰难的决定”,“3Q大战”就此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