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透明人所需要的是人生的芳香

时间:2013-11-04 08:57   来源:中国台湾网

  这个男人也许天生带有一种天使的气质,他不仅没有羡慕、嫉妒或者顶撞哥哥,而且还顺从父母,接纳了哥哥的权威。对于顶撞惹事才能多多少少受到父母关注的老二来说,这实在是不容易做到的。

  “你真乖啊。”

  也许这句话听得多了,孩子很早就会感觉到父母喜欢自己。说不定他还想,比起费尽心思赶超前面的哥哥,不如在“乖孩子”的圈子里度过一种舒服的日子。实际上,“乖孩子”这一保护膜是比较安全舒服的。

  “哦,只要行善的话,人生也没有什么可难的。”

  在心灵深处种下“行善”这颗种子之后,他渐渐地把自己镶进了乖孩子的框架中。不是根据身材制作衣服,而是根据衣服调整了自己的身材。

  长大之后,他的身心完全被这种思想所控制,他确信这才是最安全的道路。就这样,他从心里抹去“拒绝”这一词,成为了一个“善良的人”。但是他并没有感到幸福,反而越来越感到难以忍受。

  认为乖孩子的圈子比较安全的想法不过是一种妄想而已。它不仅不安全,而且让人窒息。照这样被压抑下去,说不定还会死掉。在大家的眼里,他是一个什么都可以接受的、完全没有自我主张的稻草人。他的存在感变得模糊起来,不管在哪里,好像有没有都无所谓,就是活着,也是成了一个没有存在感的人。这时候他已经是一个“透明人”了,而不是“善良的人”。

  别人要求做的事情都给做好,这样才算是善良的人生吗?与人为善并不等于要无条件地接受别人的请求。人际关系毕竟不是修道,所以这种想法未免有些过分。做自己分内的事情,而不去麻烦别人,这就是善良的人生。有趣的是,我们的社会往往把善良和顺从等同起来看待。平时人们很难拒绝别人的要求,也是基于这种原因。

  如果断然拒绝别人的要求,人们就会说你倔强、自我主张强。一旦得到这种评价,就会很容易被当作自私的人,而被群体所排挤。为了在叫作“组织”的这一群体里能够顺利地过好社会生活,就必须要戴上与别人相同的面具,放弃自我主张,随大流。就算没有人刻意去教,我们也一直把这当作常识笃信不疑。

  从小开始被套在乖孩子框架里长大的这个男人,同样理所当然地认为对别人的请求是不能拒绝的。因此哪怕心中翻滚着熔岩,他也绝对不会露出声色的。在这样的行为里“我”是不存在的。那么对善良的男人来说,“自我”到底在哪里?

  “我为什么要帮你做事情?”

  他很想说出这句话,但是他要成为善良的人,所以还是乖乖地接受了同事的要求。为了在别人眼里成为善良的人,他违背自己的意愿,只顾忙于察看别人的眼色。

  “如果我拒绝,他对我会怎么想呢?”

  “最好不要整出什么事儿来,我一个人难受一下就算了。”

  在他的脑子里充满了“别人怎么看我”之类的想法,其中并没有“自我”。他想,只要大伙认为好就行。于是他就不断地安慰自己:适当地去迎合同事,把自己藏起来才是最安全的。这样,最终他以“善良男人”的面孔成了透明人。

  透明人并不是“好好先生”。好好先生会戴着跟别人相同的面具,而不会表露出自己的真面目。

  当别人说“好”的时候,好好先生也会说“好”;当别人说出“不”的时候,他也会说“不”。至少对于好好先生来说,在面具之下会有一张自己的面孔,但是透明人根本就不会有什么面孔,存在感更是等于零。人们对透明人不会去问“好”或者“不好”,他们平时会将透明人忘得一干二净,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才会想起来。成了透明人的这个“善良男人”,在别人下班的时间里不情愿地干着别人留下来的活,心里憋着一肚子怨气。分明是为了别人做事情,但是根本就感觉不到帮助别人的喜悦,反而感到吃亏和无奈,心里头还充满了委屈和自我怜悯。若是到了这种地步,世界上最善良的天使也会耐不住的。

  这个善良男人最气不过的首先是自己。心中满怀着愤怒却讲不出一个“不”字,他觉得自己太没有出息了。一句话,他怨恨自己为了讨好别人而欺骗自己。

  非常遗憾。我应该对他说些什么呢?他会不会在期待着“天生善良,有什么办法呢?你还是继续过善良的人生吧”这种话呢?是不是跟他说“能够帮助别人是件好事儿啊。你做得很好”之类鼓励的话比较好呢?

  安慰只能给他带来幻想,而无法改变他。用鼓励和安慰所包装起来的冠冕堂皇的话,实际上是伪装我们自己的又一副面具。其实对于透明人来说,他需要的并不是伪装和面具,而是要明确地认识自己。若非如此,就无法从透明人的命运中摆脱出来。

  那么,这个男人应该怎么做呢?从他的角度来说最明智的拒绝方法是什么呢?趁着还没有彻底崩溃,他要学会说出“不”字来。他应该说出“我不想做”。但是对于他来讲,说出“不想做”这句话比登天还要难。这时候如果向他提出“断然拒绝吧”这种建议,不会有任何帮助的。

  对这个男人来说,拒绝本身就是一件可怕的事情。脱离安全网的行为会使人不安,在他看来“拒绝”就是如此。那么,到底怎样去说才能为他减少些许痛苦呢?要怎么做,才能让他露出来——哪怕是一点点,一直以来都被掩盖的真实的面孔呢?

  与其让他去拒绝同事的要求,倒不如指点他这样去做。即让他表现出非常情愿的样子,用充满纯真的笑脸对请求自己的同事说:“当然可以。不过,如果我做了这件事情,对我有什么好处呢?肯定对我有帮助吧?”

  对方觉得无言以对,就自然会减少对他的要求。

  其实说出“不”字,并不等于拒绝,而且说出“不”字,也不会变成坏人。这只不过是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而已,跟善良与否是没有任何关系的。但是,现在让他马上喊出“不”字来,实际上是给他增加更大的负担。对他来说,微笑着跟同事说:“我会帮你,可是这样做对我有帮助吗?”这种变化会显得更加简单和明智。其实这么做很重要,这会让他的人生增添新的味道。他要学会微笑,笑眯眯的,脸上要带着表情,内心要增添色彩和香气。如果在别人面前总是显得平淡无味,那么对方只会把你看得淡如水。只有当找回自己的芳香时,曾是透明人的他才能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并且获得重生。

编辑:杨永青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