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雾寺中有三十多个弟子,来自五湖四海,甚至有一个从美国远道而来的年轻人。以前,我以为进入佛门的无非是两种人,一种是文化层次不高的劳苦大众,一种是高级知识分子,前者比如六祖慧能,后者比如弘一法师。但在白雾寺生活一段时间后我才发现,情况并非如此,弟子们来自各个阶层,有目不识丁的农村弟子,也有大学教授;有中国人,也有外国人。
有一次,老和尚跟我们讲了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年轻人很笨。由于太笨,他根本无法融入寺庙生活,更别说学习各种佛教经典了,寺庙的师兄弟们都讥笑他连一句经文都背不上来。后来,寺庙的师兄弟们慢慢离开了,他们觉得这里的师父肯定不是得道高僧,否则就不会总眷顾这个如此愚蠢的人。笨和尚被安排在寺庙里扫地,几个月过去了,他才结结巴巴地背出“阿弥陀佛”四个字。
最后,师兄弟们竟然都走光了,只剩下执着的师父和笨徒弟。有一次,笨和尚哭着跟师父说:“师父,我那么笨,我不学佛了,我成不了佛的。”师父微笑着告诉他,“不,孩子,你很聪明,你不是可以把‘阿弥陀佛’背出来了吗?这就是成佛最有用的口诀啊!”笨和尚破涕反问道:“是吗?是吗?”师父微笑着点头说道:“是的,是的。你只要用心念这句口诀,你就可以成佛了。”
于是,笨和尚无论是吃饭、扫地还是走路,嘴巴都很少停下来,总是口中不停地念“阿弥陀佛”。一年、两年、几十年都过去了,甚至当师父都已经去世了,笨和尚还是不断地念着“阿弥陀佛”。他终于从一个小和尚变成了一个老和尚,胡须、眉毛、头发都白了,寺庙里也只有他一个人,他依旧天天拿着扫把,口中不断地念着“阿弥陀佛”,终于有一天,他忽然醍醐灌顶,开悟成为大禅师……
有一次,有人问佛陀:“世间有那么多人,有那么多不同的性格,您如何度他们呢?”佛陀笑着回答道:“世间有四万八千个性,我唯有教授四万八千法门对治。”
佛陀曾说过,人类居住的地球和地球上的众生,只是万千世界很微小的一部分,但能成为人类,这是特别的福报——因为人类是不完美的生命。为什么不完美的生命,反而是好的呢?因为唯有不完美,所以才有烦恼,有烦恼才愿意解脱,才能发大愿修行成佛。
有一次,他方世界的佛问释迦牟尼佛,地球的众生充满这么多的缺陷,好度吗?佛陀笑着说:“好度,正因为他们那么不完美,所以才显得与众不同,才能取得不一般的成就!”
馒头刚到白雾寺的时候,由于长得胖,总被师兄弟们捏脸取笑,说他长得像个馒头。馒头因此非常苦恼,常常躲在厨房里哭。后来,老和尚发现了,将师兄弟们训斥一番,并且非常认真地告诉馒头:“你看,世界上有那么多胖子,就你长得像馒头。馒头多好啊,可以让人吃饱,又很可爱。再说了,就因为你长得像馒头,才让为师在众多弟子中一眼就看到你啊!”馒头从此才释然,接纳了“馒头”这个外号。
后来,我慢慢地跟那个来自美国的青年和尚成为了好朋友。我认识许多美国的青年朋友,他们大部分时候都话很多,显得精力充沛。但山宁很沉静,如同他的名字一般,像白雾寺后山一样宁静。山宁的话不多,并且总是彬彬有礼。我喜欢跟他待在一起,我们不用太多交谈,只是经常安静地坐在池塘边,看着稻田。
山宁告诉我,他从小就对禅非常有兴趣,并因此养成了吃素和坐禅的习惯,所以常常遭到同学们讥笑。他曾哭着跟妈妈说自己不愿再去上学,妈妈答应了,并告诉他:“孩子,你是世界上最与众不同的人。”由于父母的包容,山宁才能来到中国,出家为僧。
山宁看着逐渐散去的白雾,笑着说:“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但正因为我们的不完美,所以才让我们成为最与众不同的人,才让这个世界充满了不一样的美丽。感谢你,我的母亲。”
承认与众不同又有何妨,我们根本不用去模仿谁,更不用去成为谁;虽然有很多缺点,但正因如此,才有世界上最独一无二的自己。包容自己,鼓励自己,当下的我们,就很美。我抬头看见灿烂的阳光,菩提树光影婆娑,这一切,都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