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我和钉子一起下山为寺里办事,没想到回来时天已经黑了。刚走到寺庙山下的村口里,手机就没电了。山路没安装路灯,伸手不见五指,显得特别黑。不过很幸运,山路前面有一束亮光慢慢朝我们走来。钉子心想,这肯定也是一个走夜路的人。但当那光亮靠近的时候,我们看见那个人还戴着墨镜,并且拄着一根棍子,像个瞎子一样探索前行。我好奇地走过去问道:“请问您是一位盲者吗?”他答道:“是的,从踏进这个世界,我就一直双眼混沌。”我问道:“既然您什么也看不见,那为何还开着手电筒呢?”盲者说:“现在是黑夜吧?我听说在黑夜里没有灯光的映照,那么满世界的人都和我一样是盲人,我就打开了手电筒啊。”我若有所悟道:“原来您是为别人照明?”那盲人却说:“不,我是为自己!”
为你自己?我又愣了。盲者说:“你是否因为漆黑而被其他人碰撞过?”我说:“是的,就在刚才,还被两个人不留心碰撞过。”盲人听了,就得意地说:“但我就没有。虽说我是盲人,什么也看不见,但我手上拿着这手电筒,既为别人照亮儿,也更让别人看到我,这样,他们就不会因为看不见我而撞我了。”
钉子在旁边嘀咕道:“瞎子懂禅啊,修行普度众生,最后实际是度了自己。自己修行身体力行,最后还是普度了众生。”我觉得钉子说的很有道理。瞎子挠挠头,没听明白。我请求他为我们照亮一段路,他欣然答应了。于是,我们凭着一个瞎子的微弱灯光,安全回寺。
钉子回到寺庙就去忙活了,我却坐在菩提树下,看着满天的星星,若有所思。山宁不知何时也从寺中走出来,脸上带很绅士的微笑,对我行礼。我示意他也过来一起看星星。我问他有没看过一个综艺节目《非诚勿扰》。山宁扬了一下眉毛,然后努努嘴,点头说:“看过,你们中国的那个相亲节目。”
我吞了吞口水,用很慢的语速说:“我看《非诚勿扰》的时候发现这样一个规律,每当有人奔着某个女嘉宾而来,在场上不停表白曾为之付出多少的时候,结局总是以遗憾为主。他可以感动女嘉宾,感动主持人,甚至还可以感动千万观众——可是他就是无法获得人家的一丝爱恋。而当有些人在台上从不取悦女嘉宾,也不迎合观众,只是淡定地展示自己,最后此人必能获得青睐,牵得美人归。因此我终于明白,人们喜欢一个人,从来都不是因为他多么取悦自己,而是那人身上有没有能吸引自己和让自己欣赏的品质。”
山宁笑着说:“町原,你不用刻意讲得那么慢的。我在中国留学已经好多年了。你用正常语速说话,我能听懂。”然后他也抬头看看星星,说出了一个名字:“Steve Jobs。”我愣了一下,回头看着陷入沉思的山宁。过了一会儿,他对着星空双手合十,喃喃自语道:“就像乔布斯一样,他从来不取悦他的顾客,他总是歇斯底里地沉迷在自己的世界里,根据自己对美的标准设计全球为之疯狂的各种苹果产品。”山宁停了一下,微笑地看着我,继续说道:“就像师父跟我们说的一样,我们修行不是去取悦师父、师兄、佛祖或菩萨,我们是为了自己亲身的内证,取悦自己的那个真如不动的自身佛。”
回想自身,发现我们从没客气地取悦过自己。为了获得好职位,要不停地取悦老板;要获得收入,要谦卑地取悦客户;想获得爱情的话,就要想尽办法去取悦爱人。我们整天为了这个那个,不停地取悦他人。好像别人的脸色,就是自己的天气。好像别人的脾气,就是自己的心情。我们这么累,究竟是为了什么呢?有的人结婚摆酒不是为了自己幸福,而是为了取悦他人的目光和肚子;我们拼命工作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向别人证明自己;我们往死里喝酒不是因为酒好喝,而是为了告诉人家自己有多能喝!有时候开同学会或春节回家,如果遇到当年的师长,自己总会找个角落藏起来,不愿与之交谈。同学不解,我低声地说:“我觉得自己对不起老师,他那么用心栽培我,如今我却只能在社会上卑躬地取悦他人谋取一日三餐。”如今想想,这样的人生实在不堪。
最后,我把瞎子的事告诉山宁,他也有所开悟地感叹道:“是啊,我们只要发自内心地取悦自己,让自己有成就感,自然也就能照亮他人。佛说的自度者度众生也是这个意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