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曾说过,美国搞垮一个国家先是让其私有化和市场化,推动大量资本进入这个国家,大幅拉高楼市、股市、汇市价格,用通货膨胀激化这个国家的矛盾,制造危机和动荡,迫使资本四散而逃,让这个国家资产价格跌得一文不值,然后再返回头以廉价买进其核心资产,在经济上完全控制这个国家。
这些年来出口业是中国的支柱产业。由于人民币还不能自由兑换,出口美国的商品只能用美元结算,加上定价权在美国手中,人民币升值的显著结果就是财富的流失。
举例来说,四五年前一双健身鞋,当1美元兑换8元人民币时,美国以10美元购买下来,人民币价值80元;如果人民币兑美元升值25%,也就是1美元兑换6元人民币,美国还是以10美元购买下来(因为定价权在沃尔玛等美国大零售商手中),人民币就变成了60元,活生生缩水了25%。
这就相当于对方先拿美元买你的东西,等买完了之后告诉你,你手头的美元贬值了。此乃美国惯用的“大斗进,小斗出”之伎俩。因为现在我们手里拥有大量的美元,美国就要人民币升值;今后如果我们手里的美元少了,届时美国将会逼迫人民币贬值。因此,目前人民币升值对谁有利是显而易见的,美国就是这样以汇率为武器,将中国财富移山大法般挪到了美国。
而对于生活在中国的普通百姓而言,就在人民币对外不断升值的同时,人民币国内的购买力却不断在贬值。事实上,中国这些年房地产价格飞涨,是和人民币汇率波动有着间接甚至直接关系的。早在十几年前,华尔街热钱就大量涌入中国,特别是高盛、大摩等投资银行带着大量的美元到中国。北京、上海和深圳的房价就是让外来资金炒上去的。
人民币从2005年起就升了20%,房价更是涨了数倍。如果人民币再往上升,待到泡沫被无限吹大后,华尔街热钱就会抛售他们在中国的资产,带着巨大的利润撤回美国,既瘫痪了中国经济,也赖掉了美国欠中国的债。这“一石二鸟”之计可谓高明!
由此可见,中国百姓牺牲了自己的利益,为全世界特别是美国人民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商品,使得美国的物价保持低廉,从而控制了通货膨胀。而中国国内,却因人民币汇率引发了剧烈的通货膨胀。虽然目前还没有达到总爆发的程度,那要感谢中国百姓的高储蓄率,暂时抵消了出口结汇所造成的通胀压力。不过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埋下的炸弹迟早会爆发。
真正合理解决问题的方法,应该是在以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格局之下,中国出售大量的商品和廉价劳务给美国,得到美国印制的美元也可以在美国购买美国的商品和劳务,完成真正的经济交易,从而享受国际自由贸易往来的益处。
长期以来,美国一直认为人民币升值符合中国的最佳利益,因为它可以帮助中国缓解通胀压力,并提高中国人的消费能力。而中国央行通过设置每日中间价,仅允许人民币任意一天的波动在0.5%的范围之内移动。
因此在2011年12月的上半个月,人民币的交易几乎每天都跌停,部分原因是由于对美元的需求,但也反映了市场担忧中国经济由于出口需求放缓和住房市场下跌而停滞不前。然而在12月16日之后的半个月间,人民币兑美元上涨了4.7%。
这种涨涨跌跌的现象,说明外汇市场供求逐渐趋于平衡,央行应该抓住这样的机会,使人民币汇率的弹性充分发挥出来,逐渐建立市场化的人民币汇率形成体制。
然而当前国际经济形势非常严峻,美国经济不景气,欧洲陷入主权债务危机,美欧各国失业率高企不断引发游行和抗议,使得社会动荡不安。此前有许多分析均认为,美国将靠不断印钱来维持经济增长,靠稀释债务来剥削各国,我认为这是对美国货币政策的过度解读。
古今中外,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靠所谓“印钱”成为、并保持强国地位。强国的货币必须在长时间内保持强势。比如英国,一旦英镑疲软便可见其衰退。为了保持美国的根本利益,从长远来看,美国必须保持其美元的强势。
如果美国意欲通过逼迫人民币升值转嫁危机,我们完全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就像当年挫败乔治?索罗斯做空香港那样,打他个措手不及。比如出其不意地降低人民币汇率。
其次,房地产应该迅速降温。对于天量流入中国的热钱来说,投入房地产的最大原因,就是赌人民币升值。欲挫败他们的企图,倒剪他们的羊毛之方法就是适度贬值人民币,再加上房地产的迅速降温,可使他们的热钱烂在中国!待企业加紧升级并扩大内需后,便可弥补热钱撤出及出口因人民币升值所造成的损失。
2012年7月,全球货币市场再一次爆发降息潮。中国央行一个月之内连续两次降息,巴西央行在八个月内连续八次降息。欧洲央行降息之后,利率降至零点,与美国、英国的利率水平相近。印度、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利率水平跌至近年来新低。
国际清算银行的报告指出,欧洲央行、美联储、日本央行、英国央行等全球主要央行已经将货币政策运用到极致,基准利率接近于零,而资产负债表则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引发通胀和资产泡沫的可能性很大。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市场国家,都以降息为解药,更多的货币被释放出来,能否提振经济依然是个未知数。但可以确定的是,全球货币洪水的时代已经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