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第一章 从气候冲突到种族屠杀

时间:2013-01-22 08:49   来源:中国台湾网

  第一章  从气候冲突到种族屠杀

  严防死守的欧洲

  2005年,欧盟外部边境巡防协调管理局(Europaeische Agentur fuer die operative Zusammenarbeit an den Aussengrenzen der Mitgliedstaaten der Europaeischen Union)成立。隐藏在这个冗长刻板的名称下面的,却是一个极有活力的机构,它的任务是更加强有力地守卫欧盟的外部边境。当时约有一百位工作人员参与进来,部署计划,从欧盟成员国以及——这真是前所未有的事——非成员国中抽调五百至六百名警力待命,联合承担守卫边界的任务。如今,欧盟外部边境巡防协调管理局拥有二十架飞机、三十架直升机、一百多艘船只,以及完善的科技装备。

  由于这个机构的官方名称过于费解,人们便按照法语“frontiers exterieures(外部边境)”的意思,约定俗成地简称它为“Frontex”。当然,这个简称亦隶属计划之中也不无可能。欧盟外部边境巡防协调管理局与诸如欧洲警察总部(EUROPOL)这样的机构密切合作,在非法移民的焦点问题上为地方边境警察提供建议,并且为“欧盟成员国在遣返必须出境的第三国国民的联合行动”方面提供帮助。“必须出境的第三国国民”指的是以任何某种方式抵达欧盟成员国或申根国 后未获得避难许可、必须被送回——官方用语是“遣返”——母国的人。

  1995年 3月26日生效的申根协议将申根成员国的边境安全问题置于欧洲的外部边境上。一方面,在申根成员国内部,边境取消,比如从德国到荷兰或者奥地利,人们可以自由通行。另一方面,凡是来自被划归为“可靠”国家的避难申请者,协议的“来源国条款”就要求他们提供受到政治迫害的证据,而“第三国条款”则相反,比如有人想要从非洲的塞拉利昂到西班牙的安达卢西亚避难,但途中需要穿过德国边境的话,这项条款就规定这些人的目的地只能限定在西班牙,并且永远不允许在德国申请避难。因此,这项条款大大增加了西班牙、葡萄牙和东欧国家的边境压力,而德国的避难申请数量则下降到1995年的四分之一。然而,也正是在这样的情形下,从欧盟这个层面就会出现下述问题:面临由气候变化导致的目前急剧增长而今后更将猛增的难民潮,如何能比现在更加有效地保护好欧盟的外部边境?

  因此,欧盟外部边境巡防协调管理局受命成立,它通过一次规模巨大的遣返所有在加那利群岛登陆的难民行动,初步确认了自己的工作方向。那些难民,大部分借助橡皮艇从西非出发,穿越1200公里的公海,前往大加那利岛或者特内里费岛。他们来自一些生存条件恶劣的国家,有些人因为水库工程而被迫移民,有些人则是为了逃避内战,他们被安排在难民营或者像尼日利亚首都拉各斯这样的巨型城市,同300万人一起生活在既没有洁净水也没有排水设施的贫民窟。他们付出对于他们而言无疑是高额巨款的金钱,从蛇头那里买到偷渡船的座位,而超载的船只往往根本不具备在海上航行的能力,不仅没有回头路,而且极有可能半路丧命。 尽管如此,在2006年,总计有三万人抵达了加那利群岛,这些难民的到来使当地的安全部门和旅游业都大伤脑筋。

  另外一些逃难者虽然选择横穿只有13公里宽的直布罗陀海峡,但是由于那里复杂的洋流和繁忙的航运交通,风险一点也不比那三万人低。估计有相当数量的难民没有到达海峡对面的西班牙和葡萄牙海岸,而即便到那里,他们也无一例外都要被遣返。2006年,大约有3000人在偷渡途中葬身大海——这个数字就连迫切避免“由恶劣的生存条件导致非法入境”的欧盟外部边境巡防协调管理局也并没有否认。

  人们无法阻止难民们不惜一切代价也要进入欧洲的心愿,欧盟外部边境巡防协调管理局的工作越有力度,难民们就会选择越危险的路线迂回偷渡。因此,保卫边境安全的理想形式自然是将欧盟的边境推移至非洲,在前一站就阻止难民离开非洲大陆。早在2004年10月,当时的德国内政部长奥托?席利就提出建议,在非洲设立难民收容营,就地验证政治避难申请的合理性。这个建议令欧盟成员国的大多数内政部长感到相当不安,随即遭到人权组织的强烈抗议。但是其他解决办法尚未找到,与非洲联盟进行的协调磋商也进展得相当缓慢,如果决意不让这些难民进入欧洲,那么人们面对目前日益尖锐的边境安全问题,就没有任何选择。西班牙的海外属地休达和梅利利亚的情况形象地说明了这个问题——随着边境防御设施的加强和加高,难民们想出了更加绝望的手段:攀越围栏。2005年9月发生的群体冲击边境事件中,就有大约800人企图同时强行穿越边境线。

  目前能做的是为遭到难民冲击的国家配备先进的科技设备,比如美国在和墨西哥的边境线上部署了价值20亿美元的障碍系统,通过卫星定位装置可以查出遭到破坏的边境防卫,而这一信息会通过网络实时传输至最近的边境巡逻警的手提电脑上。人们期望通过这些方法来大幅减少非法越境者的数量,2006年,这里有110万名越境者被捕。2006年9月,美国政府发言人证实了一项计划:将在美墨边境建一道长达1125公里的高科技栅栏,以支持上述安全措施。虽然美墨边境总长3360公里,但是此举是想通过威慑越境者而让他们主动放弃行动。毕竟,边境线上未设高科技栅栏的地段,都是沙漠或是山地,难以通行,而且就算选择从这条路走过的话,也需要步行至少80公里。从1998年到2004年,共有1954人在这条边境丧生。

  面对气候变化而产生的数以百万计的难民潮,饥饿、水源问题、战争和生存环境的毁坏使得富裕的西欧和北美边境承受巨大压力,情况已不容轻视,而美国和欧洲必须更加强有力地联手才能有效防御。在这种情况下,全球变化顾问委员会(WBGU)指出,“目前,有11亿人口无法拥有充足和安全的水源,在世界某些地区,这样的情况可能还会加剧,因为气候变化极有可能造成更严重的降水不均和水资源不均。” 

  此外,全世界有8.5亿人口缺乏营养,根据全球变化顾问委员会专家的意见,这个数字将会由于环境变化而急剧增长,因为,可供耕作的土地越来越少了。由此产生的国内分配矛盾极可能导致暴力升级,而它的后果就是人口的非法流动和移民,这也是所谓的“移民焦点”数量增长的原因。全球变化顾问委员会建议,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发展政策应该理解为“预防性的安全政策”。

  假如气候变化引起的难民潮继续增长的话,将会发生什么?随着地球变暖,今后几十年当中,争夺空间和水源的矛盾将对西方世界的社会形态产生深远的影响——欧盟外部边境巡防协调管理局只是一名不起眼的先锋罢了。因此,气候变化不仅是一个极端急迫的环境政治问题,它更将成为对于现代社会的最大挑战,它危及了数百万人的生命,迫使他们集体移民。对于那些故土不复存在、希望在富裕国家讨得一份生存机会的大批难民,我们该如何对待—这个问题已经无法回避。

编辑:刘莹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