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传奇经济学家扛鼎之作

时间:2016-05-25 10:25   来源:凤凰读书

  认识中国经济史不容错过的里程碑之作,国内学者首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巨著。开创性提出“基本经济区”概念,大师级推演中国历史发展的经济逻辑。洞悉中国历史上统一与分裂的根由,回答中华文明的形成机制。作者身为解放战争时期中共的高级经济间谍,传奇一生铸就本书精神底色。

  李约瑟高度赞赏本书,并多次引用本书观点;周其仁在各种场合反复推荐大众阅读。

  【书籍信息】

  书名: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

  作者:冀朝鼎

  译 者:岳玉庆

  书 号:978-7-213-07168-3

  出 版: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版 次:2016年5月第1版

  定 价:32.00元

  名人推荐

  中国每一个强盛的朝代都形成了新的经济区,经济区越来越往南走,后来逐渐分离。国家靠基本经济区生存,谁控制了基本经济区,就控制了天下。掌控现有基本经济区,开辟新的基本经济区,成为历代经济政策的根本方针。

  ——周其仁 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

  这些见解我们容或可以闭目揣想出来,但经作者这样一证明,便使人特别确信了,用新的统计方法研究历史,得到这样好结果的恐怕还没有,作者谓其研究为前人所未试过,实在不算夸张。

  ——杨联陞 国际知名汉学大师、经济史家

  迄今为止,所有西文书籍中有关中国历史发展方面最卓越的著作。

  ——李约瑟 中国科技史大师

  著者简介

  冀朝鼎,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在国际上享有颇高声誉。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赴美留学,后获取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1941年被中共组织派到国民政府从事经济工作,先后任平准基金会秘书长、国民政府外汇管理委员会主任、中央银行经济研究处处长等职,与孔祥熙、宋子文、翁文灏、胡适、蒋廷黻、陈光甫、贝祖贻、席德懋等人交往甚密,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1948年在北平任“华北剿总”经济处处长,多次动员傅作义起义,后来傅就是在冀家在北平的老宅决定起义的。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副主席兼中国人民银行副董事长、中国拉丁美洲友好协会副会长等职,创办并主持贸促会研究室工作,被誉为“中国最干练的经济学家”。 1963年8月9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译者简介

  岳玉庆,四川大学外文系翻译理论与实践硕士,现任青岛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和硕士生导师,青岛翻译协会会员,中国翻译协会专家会员。已翻译出版《沉思录》《林肯传》《伽利略》《日本帝国的终结》《轻松小魔术》《人性的弱点》《剩余人:反抗》《在咖啡馆遇见玛丽莲·梦露》《在咖啡馆遇见莎士比亚》《流动的权力》等多部译作。

  内容简介

  本书创造性地提出了“基本经济区”概念,指出无论是哪一集团控制了经济繁荣、交通便利的“基本经济区”即可征服乃至统一全中国。以此概念出发,重新梳理中国经济史,描绘两千年来中国经济格局变迁的内在逻辑。

  本书论点立足于经济、水利、历史地理等问题,笔锋所指却是历代中国统一与分裂的经济基础,更以此来推演中国的国家组织和形态。纵观世界历史,那些叱咤一时的大国大多烟消云散,为何中国却总能大一统?为了对抗游牧民族,中国的组织机制隐藏着什么核心秘密?翻开本书,了解一段别开生面的经济史,理解我们自己所处的大国的形成机制。

编辑:杨永青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