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汉字沿革与文化重建》:解决汉字繁、简之争的中道方案

时间:2016-05-20 14:09   来源:凤凰读书

  简体字简得没道理吗?繁体字就一定好吗?

  愈演愈烈的繁简之争到底是从哪里来的?繁简之间真的不可调和吗?

  简体字并不是一无是处,繁体字也并非无懈可击。

  文字是文化之根,中华文字源远流长,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自源文字中,唯一沿用至今的文字。从最初的甲骨文到金文到大篆、小篆再到隶书、草书最后到楷书,汉字有其内在绵延不绝的演化规律。汉字的简化其实一直在不断演变。直到晚近,这种繁简之争日益凸显和剧烈。

  大陆通行的简体字屡遭诟病,但真无可取之处吗?台湾保留的繁体字又真的无懈可击吗?两岸同根同源,文化的重建首先在文字的一致上。明白汉文字自身的历史发展沿革,才能明白简体并非凭空创造,繁体也不是白璧无瑕。繁简之间也并非完全无法对话,唯求其中道,才能开物成务,重建中华文化的自信自足。

  本书从汉字本身的演变历程和内在规律给你解答。

  【基本信息】

  书名: 《汉字沿革与文化重建》

  作者:杜忠诰

  出版:中国文联出版社

  定价:35.00

  出版日期:2016年5月

  内容简介

  本书是著名学者杜忠诰先生的一篇长篇学术论文。本书依据汉字自身发展的规律和实用功能,分别从“情”(实用层面)、“法”(规范层面)、“理”(学术层面)三个视角,就目前海峡两岸行用的《简化字总表》与《常用国字标准字体表》两套汉字系统所凸显的利弊得失,列举具体事例,试行评析,并针对目前两岸“书不同文”的棘手困境,提出渴望解决的方案刍议,对当下的困境和未来文化重建的目标,有极大的参考意义。深入浅出,理论扎实,是一部难得的好书。著名学者南怀瑾、许嘉璐作序推荐。

  作者简介

  杜忠诰,著名学者、书法家。日本筑波大学艺术学硕士。著有《书道技法一二三》、《杜忠诰书艺传集》、《说文笔文论形研究》。曾任中华书道学会创会理事长,现为中山文艺奖评审委员、台北历史博物馆美术审议员。

编辑:杨永青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