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新疆公安厅政治部民警常德丛创作的长篇小说《天堂湖》,经全国公安文联与中成影视文化有限公司拟联合摄制同名院线电影。该片以美丽的伊犁草原风景和哈萨克风情为衬托,讲述了新疆公安民警救助迷失在草原的汉族女孩的故事,是一部展示新疆公安民警服务人民本色,反映民族团结正能量的文学作品。
同名小说《天堂湖》已由新疆青少年出版社出版,并入选维护新疆稳定、提升新疆先进文化传播的“东风工程”。作者以他多年的公安工作经验和绝不放弃写作的精神使他成就了这部《天堂湖》,故事中那一个个鲜活的公安民警形象和特色浓郁的本土气息更是作者最为本真的创作。
本书作者常德丛系全国公安文联会员,新疆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在鲁迅文学院高研班、毛泽东文学院学习,出版长篇小说两部,发表小说、诗歌、散文多篇。
小说中的女主人公身上焕发着一种为了理想而不懈追求的人性光辉,而男主人公虽是铮铮铁骨的西北汉子,但仍遮掩不住那颗潜藏着的温柔的心。天堂湖,其实是一个心灵净化之地。但里面却又透露着无奈和心酸。这些无奈和心酸总让人心中纠结。总想找到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一个悲剧。还好,有一个最美好的秘密到故事的最后渐渐呈现出来:所有人共同维护着一个秘密,是因为保护一片圣洁的土地——人性的大美如汗腾格里峰矗立在我们面前。
所以,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梦想的天堂,并努力着去攀登通往天堂之路。然后开始有勤奋者,有不懈者,有工于心计者,有图财害命者,甚至,有用血腥和暴力的残酷行径为自己的“天堂”铺路者……而我们,往往忽略了那个最美好的地方:一个辽阔、平静、美丽、祥和、纤尘不染,可以让自己身处安逸,灵魂慰藉的地方——心灵。我们忽略了这个“天堂”的原因,往往是因为我们不敢直视内心,不敢勇敢前行,或者望梅止渴,或者画饼充饥,让心灵之美止于春风、掩于岁月,最终走上另一条不归路。其实,有没有天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心中一定要有一个最美的向往,并且始终不移地为之奋斗着,这才是最美的天堂。
哈萨克族著名作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联副主席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这样评价这本书:“天堂湖,是一个世外桃源,这里美若仙境,怡然自得,是栖息心灵的驿站;天堂湖,不是一个世外桃源,这里有过罹难,有过变迁,还有悲情故事在这里上演……”她在序中这样提到:“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最美的向往。只有那些为了心中的向往披荆斩棘、千锤百炼,在千辛万苦后实现了自己理想的人,才真正知道什么是最美的‘天堂’。生命,也正是在这种孜孜不倦的追求中才熠熠闪光。”
此外,中国作家协会委员,新疆作协副主席、秘书长董立勃先生看完《天堂湖》之后有感而发:“有执着,才能找到向往的天堂;有真情,才能唤醒迷失的心灵。有相守,天堂不一定是你向往的地方;有大爱,何处不是志士的故乡?”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乌龙山剿匪记》的作者水运宪先生则评价此书:“洗去了凡尘的喧嚣,荡涤心灵了的污垢,所有人共同守护着一个秘密,是为了保护一片圣洁的土地。”
全国散文家协会理事,作家,新疆公安文联副主席作家张玉波则认为:“一路走来,天堂湖带来的不仅仅是神秘和美丽,还有冷暖无奈的世情和悲天悯人的人情,而更多的则是人间真情。”
书中这样说道,生命,对于有心脉的人来说,是珍视和惜爱;对于淡泊名利的人来说,是对风云变幻的忽略;对于急功近利的人来说,是奔波的匆忙和哀怨。而对于真正有不拔精神的人来说,坚韧才是生命的真谛。让我们珍惜生命,让我们的生命充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