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北大保安自费出书请钱理群作序 被赞“精神流浪汉”

时间:2014-07-31 08:35   来源:华商报

  对话人物

  常俊曙,29岁,河南平顶山人,2009年7月,因向往北京大学,只身前往北京,辗转成为北大保安队一员。因出书给保安队带来了困扰,几天前选择了离开。

  对话背景

  日前,常俊曙将自己积累多年的文稿集结出版为28万字的纯文学书籍,并请到我国著名学者、北京大学原中文系教授钱理群为其作序。其坚持内心,敢于追梦的执着,被钱理群教授亲切地称为“精神流浪汉”。

  被称“精神流浪汉”

  华商报:你的这本书是纯文学类的,但似乎这类书不被市场看好。

  常俊曙:对,我之前联系出版社时也非常不顺,被拒绝过很多次。一家出版社编辑看了我的文稿后就劝我不要出了,说这种又是散文又是诗歌的纯文学书很难卖,而公费出版既没有名额,也没有市场。但我还是想出,最后花了3.1万元自费出版——其中,书号1.5万元,排版、编辑、冠名费用2000元,一共印了2000册,每本印刷成本7元。因为是自费出版,所以不会给我版税。书印好后我会请出版社在全国的销售点帮我代销,其中34%利润归自己。

  华商报:为什么想到要出书?

  常俊曙:我从初中开始就很喜欢写作,有什么所思所想我都会写下来,这些年陆续积累了许多文章,有杂文、议论文,也有随笔和一些诗歌。大约是2012年5月时,有朋友怂恿,我有了出书的念头,但真正付诸行动,还是因为有一次差点将电脑里宝贵的资料丢失,我才意识到要把多年的心血留存下来的最好方式就是出书。

  华商报:你的书请到了钱理群作序,你们是怎么认识的?

  常俊曙:我很崇拜钱理群老师,之前也拜读过他的著作。钱先生虽然很多年前就退休了,但他还会回系里取信什么的。刚到北京时,除了找工作我每天就在北大待着,我知道中文系在哪,也知道钱老师的样子,我就天天在门口“堵”。有一天他来取信,被我“堵”到了。我当时冲上去介绍了自己的情况,我说读过您的书,希望和您交流一下,方便留个电话吗?钱先生一开始没有直接给我电话。但钱先生很和蔼,当时师母也在,我就主动陪着他们走了一段路。最后告别时,钱先生给了电话。

  后来有一天,钱先生给我打电话,说自己到系里办事,可以和我见一面。那次,我们聊了很长时间,我们谈文学,谈思想。之后我们就有了很多交流,主要是以邮件的形式,因为他很忙,我们不怎么通电话,邮件会更方便一些。

  华商报:刚打算出书时,你就想到要请钱理群作序了吗?

  常俊曙:也是突发奇想。大约是在2012年七八月,我问他能不能帮我作序,我把所有的文稿都寄给他,但隔了很久没回音,我以为这事不可能了。没想到12月,钱老师打电话给我说,你不是让我给你作序吗?我已经写好发到你的邮箱了,你看看吧。

  困难时一天吃饭只花3元

  华商报:听说你大专学的也是文学。为什么毕业后去北大当保安呢?

  常俊曙:其实我一直想做学问,但是我毕业于专科学校,专科是不能做学术,所以想深造一下。我对北京大学向往已久,一直想来,但之前经历了一些波折。

  2008年毕业后,我先是在焦作给朋友的影视公司帮忙,由于没有资金也没有经验,最终不了了之。2009年春天,我回到家乡汝州,帮父亲在小学代课,教了一个多月的数学。之后,在家人的“逼迫”下,我还去堂姐打工的水泥厂工作过一段时间。后来发生一起生产事故,我差点被卷进机器里,胳膊被划伤,家人很心疼,终于放我自由。

  于是,我带了1000多元就去了北京。困难的时候,我每天在吃上只花3块钱。我到北京的第一件事不是找工作,而是去了北大,后来除了找工作,没事就在北大校园里坐着。有一天,我突然意识到,我是冲着北大来的,为什么找工作离北大越来越远了呢?这时我看到一个保安走来,我就拉住他问,你们还招人吗?他说,招。于是我就去应聘了。

编辑:吴晓寒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