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古希腊的民主和科学精神:带你探索古希腊哲学

时间:2014-07-30 08:49   来源:搜狐读书频道

古希腊的民主和科学精神:带你探索古希腊哲学

  书 名:古希腊的民主和科学精神

  作 者:汪子嵩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作者简介:

  汪子嵩,著名希腊哲学史学家。1945年于西南联大哲学系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从陈康先生学习希腊哲学。1949—1964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1964—1987年任人民日报理论部编辑、高级编辑、副主任。曾任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研究会理事长。我国,著有《希腊的民主和科学精神》、《亚里士多德关于本体的学说》等。

  内容简介:

  古希腊哲学是激发西方思想文化活力的火种,是西方哲学的源头。要理解西方哲学甚至西方知识系统的演进,必须回溯到古希腊哲学。《古希腊的民主和科学精神》一书,既浓缩了我国哲学史研究大家、国家社会科学重大项目《希腊哲学史》主持人汪子嵩先生对古希腊哲学中所蕴含的科学与人文精神的精辟与深入探讨,又凝聚了老一辈学者从事希腊哲学史研究的方法与心得,是哲学爱好者与研究者不能绕过的精华之作。

  本书的上卷曾在三联书店以单本书的形式出版,是作者应沈昌文、董秀玉之约撰写的科普读物,原名为《希腊的民主和科学精神》。下卷是作者写的两篇文章,介绍其治学经验,也是一位中国学者对古希腊研究的心得。目录如下:上卷:古希腊的民主和科学精神,从苏格拉底说起民主和个人、科学和怀疑、 法治和人治。下卷:谈怎样研究哲学史;我与古希腊研究。

  书摘正文

  第一章 古希腊的民主和科学精神

  第一节 从苏格拉底开始说起

  在古代希腊,有一座著名的大庙,叫德尔菲神庙。它是祭祀全希腊的大神—阿波罗的,各地希腊人遇到重要事情都要来这里祈求神的指示。在这座庙前铭刻着一条著名的格言:“认识你自己。”

  柏拉图写的对话篇中,有一篇是专门叙述苏格拉底在被判处死刑的集会上为自己所做的申辩的。他被控告的重要罪名之一是说他以智慧蛊惑青年。苏格拉底说明这件事实的真相,原来当时有一个人到德尔菲神庙去祈求神谕,问有没有比苏格拉底更为智慧的人。皮提亚女祭司回答:没有。苏格拉底感到很惊讶,是不是神在说谎话?他就到处寻找比他更聪明的人。他去访问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发现这位名人虽然自认为,也被许多人认为很有智慧,实际上并非真有智慧。他访问了许多同样的人,结果一样,因而认识到:越是出名的人智慧越少,倒是那些不闻名的反比他们更聪明些。他又访问一些诗人、悲剧作家和工艺匠人,发现他们虽然各有专长,但因此自以为在别的方面也有智慧,便错误了。苏格拉底由此得出结论:他们以为自己有知识,实在并没有知识,而我却知道自己有知识;正是在这点上,可以说我比他们更为智慧。这就是大家都知道的苏格拉底自认为无知,它是对“认识你自己”做出的有深刻哲理的回答。

  苏格拉底的另一个学生色诺芬写的苏格拉底回忆录中,也记录了苏格拉底谈到“认识你自己”的问题。他认为,一个人如果只知道自己的名字,并不是认识了他自己;只有当他知道自己作为人,有什么能力、什么用处,才是认识了自己。认识自己的人能够分辨自己能做什么,知道做什么事对自己合适,知道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成功,避免错误。相反,如果没有自知之明,去做那些自己不能做也不应做的事情,那就是自我欺骗,必然导致失败。

  早在小学读书时我就听说古代希腊有个苏格拉底,他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中国的孔夫子相同,是西方伟大的圣人。但是学了一些哲学史以后,对于苏格拉底为什么能占有这样崇高的位置,倒反而有些糊涂了。他不像孔子那样留下一整套学说,可以让后世传诵学习。他的思想,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主要是在柏拉图的对话篇中;但柏拉图并不是忠实地记载他老师的思想,他不过是借他老师之口来阐述自己的哲学。即使是现在公认可以说是属于苏格拉底思想的那几篇早期的对话,也只是为了寻求某些伦理道德(如勇敢、节制)的定义而揭露对方言论中的自相矛盾而已;自然,这也是一种揭露其自以为有知、其实是无知的方法。)以致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第一卷中列叙他以前各个哲学家的思想并评论他们的得失时,对苏格拉底却只说了一句简短的话,说他热衷于讨论伦理问题而忘掉整个自然世界,想为伦理问题寻求普遍的道理,开始注意定义的问题。单凭这点,苏格拉底在哲学思想的发展中理应有一定的地位;但要是说到他的主要贡献,他对后来西方文化发生重大影响的是什么,我以为,毋宁说是上面提到的要“认识你自己”,而苏格拉底却自认其无知。正因为自认无知,才要不断追求知识,不断认识自己,哲学、科学和文化才能不断进步。一般哲学史上似乎没有特别重视和强调这一方面,只有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中提到,苏格拉底使“认识你自己”成为希腊人的格言。

  认识自己并不是全知全能的,虚心使人进步;在发展过程中又不断反省:哪些事情是自己能够做、应该做而没有做的,哪些是不能做、不应做而自己做错了的?只有这样才能加深对自己的认识。这种认识自己的活动,是理性的活动,在西方哲学中就叫作“反思”。无论一个人、一个民族、一种学说、一门科学,都要不时地进行这样的反思。论语》中曾子说的“吾日三省吾身”,一日三省,没有几个人能做到;但经过一个阶段,自己检讨一下,总结经验,特别是失败的教训,找出它的原因,往往可以发现原来视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实际上却是大有问题的。我们常说的解放思想,并不是毫无根据地胡思乱想,而是检讨以往的得失,做认真的反思,只有这样,才能前进。

编辑:吴晓寒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