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张佳玮北京见读者:艺术给我更多可能性

时间:2014-05-26 14:55   来源:搜狐读书频道

  5月24日,“在美面前认真——张佳玮读者见面会北京站”活动在北京字里行间书店三元桥店举办。80后作家张佳玮携新书《莫奈和他的眼睛》与读者们进行交流,讲述了自己在巴黎的艺术学习经历,以及艺术给自己生活、写作带来的影响。

  活动现场,张佳玮谈到了写作艺术家传记的动机,是缘起于2004年底上海美术馆的一次印象派联展。那次展览他第一次看到印象派的真迹,也第一次对马奈、巴齐耶、雷诺阿、莫奈、毕沙罗等艺术家有兴趣。十年之后,“印象派大师·莫奈大展”在上海开展,而张佳玮的新作《莫奈和他的眼睛》亦同时出版。

  莫奈是法国最重要的画家之一,因擅长光与影的富有创新的实验与技法而成为印象派创造者和代表人物之一。印象派因莫奈的代表作《印象日出》命名,这副画作以不明确的阴影和轮廓线表现了不一样的日出景色。莫奈一生坚持“所画即所见”的作画精神,热爱室外绘画,更以《干草垛》《鲁昂大教堂》《睡莲》等联画系列闻名于世。

  对于首次尝试艺术家传记时为何选择莫奈,张佳玮说这首选是出于自己对莫奈画作的喜欢,之后,随着对莫奈的了解越来越多,越觉得他是个有趣的人。莫奈的人生无论是命运还是风格,都有更多的曲折变化,而且由他一人见证了,也担负了整个时代的变迁。

  张佳玮说,自己在写作这本莫奈传记时最重要的考量是想回归到人本身。他没有简单地采用“某人接受了某某风格,某人受什么什么影响,创作了某某作品”这样的说法,而是想描述一个人如何在日常生活里,随着时间变迁,遍历各类起伏,这些生活印迹和时代流荡,如何最终影响了他的作品——说到底,还是一个“人”的生活。

  张佳玮是与韩寒、郭敬明等同时成名于新概念作文大赛的80后青年作家。但与其他得奖人专精于巨大的话题争议和商业成功不同,他潜心于自己兴趣所在的文化评论、美食随笔、球评的创作,在多家平面媒体撰写专栏,并于日前前往法国巴黎学习美术鉴赏专业。其豆瓣、知乎的文艺史类相关随笔文章的阅读率和推荐率居高不下。此番张佳玮首次将自己擅长的传记评论文体和美术史资料相结合,以一个当代中国年轻人的视角,看待百年前法国那位不以天才著称却因自己的画作命名了一群新天才的莫奈,成就此书。

  与同类谈及莫奈的专业美术史大部头相比,《莫奈和他的眼睛》显得轻巧而精致。张佳玮用心描绘的是,贯穿全书的莫奈六十多年的艰辛人生和创作历程,和印象派崛起和传承的过程。同时还不忘点缀莫奈与雷诺阿在饥肠辘辘之际华服骗饭吃的趣闻逸话,来保持文字的悦读性,文中还精确解读了莫奈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他写出了莫奈的勤勉,更写出勤勉背后的底色——对自己理念的坚持与不悔。透过他的书写,读者看到的是莫奈,是整个印象派,也是作者张佳玮一个当代中国年轻人自身对于人生的独到见解。

  另外,这本书是张佳玮创作的艺术家传记系列的第一本,接下来还会有荷兰光影大师伦勃朗的传记陆续推出。

编辑:吴晓寒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