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历史,不规矩:明朝的小报 清朝的豆腐渣工程

时间:2014-05-09 08:12   来源:搜狐读书频道

  书 名:《历史,不规矩》

  作 者:张鸣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内容简介

  《历史,不规矩》是著名学者张鸣教授的最新作品。这本历史文化随笔文风犀利,举凡历史史迹和掌故,俯拾所得皆学问。

  在这本佳作中,上至三国两晋南北朝,下至中华民国,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丰富多彩,一股鲜活的灵气贯穿全书。通俗幽默的述说、入木三分的剖析、犀利深邃的评论,以及众多鲜为人知的细节,将五彩斑斓的往事以新的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别样的历史画卷,表现出“个人化的历史”和“细节化的历史”的趣味。

  作者简介

  张鸣,浙江上虞人,1957年生,出生赶上鸣放,故曰:鸣。长于中国的“北极”北大荒,做过农工、兽医。初学农业机械,后涉历史,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作者在教学之余,著述颇多,既有学术著作,亦有历史文化随笔,主要作品有:《辛亥,摇晃的中国》《重说中国近代史》《北洋裂变》《武夫治国梦》《乡土心路八十年》《梦醒与嬗变——戊戌百年沉思》《拳民与教民》《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1903-1953)》《历史的坏脾气》《历史的底稿》《历史空白处》等等。

  书摘正文

  不规矩的历史

  我们以前学的近代世界史,说宗教改革跟文艺复兴一起,是摆脱封建桎梏,导致资本主义兴起的一大因素。由宗教改革形成的新教,因此也成了进步的象征。即使不信仰唯物史观的马克斯·韦伯,也认为新教伦理,是所谓资本主义精神的原动力之一。因此,在我们的意识中,文艺复兴形成的人文主义思潮,是和新教伦理相辅相成的,而信仰新教的地区,都应该是资本主义工商业比较发达的。新教是进步的,作为对立面,天主教则是保守和反动的。

  可惜,历史从来不按历史学家的规矩行事。十六世纪宗教改革的兴起,实际上是基督教世界的一场道德革新运动。他们反对罗马教廷的腐败和奢华,顺便反掉了跟这种腐败奢华相伴而生的文艺复兴。非宗教的人文主义精神,强调人欲的人学,跟新教格格不入。在最为严厉的加尔文教中,这样的思想和行为,简直就是大逆不道。如果达·芬奇和薄伽丘生活在加尔文统治的日内瓦,命运只有一个,就是被活活烧死。那时的日内瓦,所有人都必须过一种令人窒息的禁欲生活,所有能引起人们感官愉悦的色彩和音乐,都被加以严格的限制,如果人们被发现有一点点出格的娱乐活动,很容易被人告发,而遭到严厉惩处,直至火刑。路德教虽然相对比加尔文教宽容一点,但生活的禁欲和刻板,也是一样的。唯一的反例,是新教允许神职人员(新教称牧师)结婚。但是,新教牧师婚姻,无非是给人们一个样板,目的是让所有人都按牧师的模子生活。现在看当年新教初兴时期的绘画,里面的男男女女,从头到脚,都包裹得严严实实,衣服鞋帽无非黑白两色,人人表情严肃呆板。真的没法想象,这些人当年是怎样做爱的。

编辑:吴晓寒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