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袁世凯:最爱开封鲤鱼焙面 因迷信“元宵”改叫“汤圆”

时间:2014-03-18 13:18   来源:搜狐读书

  袁世凯每天的饮食从一碗参汤开始:早上5点钟起床,先喝一碗人参汤,6点多再吃早饭。这可能是袁世凯在朝鲜担任总督时养成的习惯。

  袁世凯的早饭基本上是一成不变的鸡丝面,这种面是从河南潢川专门运来的“潢川贡面”(历史上也称“光州贡面”),到现在还是河南名吃。

  在吃这方面,袁世凯和当时的高官相比并不奢侈,全家只有一个膳房。各房在这里统一定制,需要时,专门有一个跑膳房,把菜放到转筒中,分送到各房中,标准都是“四菜一汤”。

  袁世凯平常不吃“燕鲍翅”之类的山珍海味,他的喜好非常固定,而且菜品的位置摆放也很固定——清蒸鸭子一定是放中间,韭黄炒肉丝是放东面,红烧肉是放西边,还有蹄膀肘子。

  袁世凯的姨太太也常会做拿手菜给他吃。袁世凯在朝鲜做过总督,娶了三位朝鲜姨太太,其中一位还是朝鲜皇族。袁世凯最宠爱的是大姨太和五姨太,五姨太是天津杨柳青人,烧的一手好菜,不仅遇事有决断,还能管家,照料儿女们的日常生活,很有才干。袁世凯爱吃的韭黄炒肉丝以及红烧肉,最开始就出自她的手,后来家厨学会,成为袁家的常菜。

  袁世凯喜欢吃鱼,也喜欢钓鱼。在洹上村隐居的时候,自称为洹上老人,自己修了鱼池养鱼。袁世凯最喜欢的鱼是开封北面黑岗口的黄河鲤鱼,认为其他地方的鱼无法与之相比。

  而袁世凯最喜欢吃软溜鲤鱼焙面,又叫溜鱼焙面,这是现在中外皆知的河南名菜,用糖醋软汁制成,又称糖醋溜鱼焙面。据史书记载,北宋时开封(汴梁)已有糖醋溜鱼,明代时称糖醋鱼,但没什么名气。清代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从西安回北京,路过开封,住在行宫里。开封府呈进鲤鱼焙面,慈禧太后和光绪帝吃得赞不绝口,光绪夸这道菜是“古汴珍馐”,而慈禧太后则连称“膳后忘返”。一位随身太监当即挥毫写了“溜鱼何处有,中原古汴州”。正因为皇帝、太后喜爱这道名菜,袁世凯才要吃家乡的鲤鱼焙面。

  袁世凯很迷信,他称帝后知道自己并不得民心,只好求助于宗教。除了求神问卜以外,还把花园中的七只宝缸,排列成天上的七星,以表示自己顺从天意。这种迷信也会体现在日常的饮食中。例如,由于“洪宪”与“红现”同音,因此他在饮食中多以红色为主,比如红烧肉、红烧鱼和红壳龙虾,以及红蟹等等,餐前通常要侍者先端上四盘拼成“洪宪万岁”的鲜火腿丝。

  元宵与汤圆,也有着类似的故事。护国运动后,袁世凯渐渐众叛亲离,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他把1916年定为洪宪元年,企图延续千秋万代,可是在当年正月十五的时候,袁世凯已感到力不从心,在皇位上坐不住了。他想出去散心,顺便了解一下京城的局势,于是穿着便装,来到北京的大街上。

  不知不觉中,袁世凯来到了大栅栏,一时兴起,想去厚德福吃点地道的河南菜。此时,厚德福的门前正在热卖元宵,悠长的吆喝声远远地传了过来。袁世凯感到很熟悉,加快了步子。可是,突然间一股不祥之兆袭上心头,袁世凯停下脚步,细细倾听。“元——宵”的吆喝声回荡在袁世凯耳边,他却似乎听到了专为他演奏的丧音,那声音随着冷风传来,袁世凯真切地听到了“袁——消”的声音,不由得勃然大怒。

  他再没有心思吃饭了,马上返回,接着下令将厚德福卖元宵的人拘捕起来,还命令所有的人都不准再提元宵二字,将元宵的名字改为“汤圆”。说也巧,就在此事发生没多少天之后,袁世凯便被迫宣布“取消帝制”,接着在忧惧中迅速死去。于是,一首歌谣在京城流行开来:“大总统,洪宪年,正月十五吃汤圆。汤圆、元宵一个娘,洪宪皇帝命不长。”

编辑:吴晓寒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