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金丝雀谋杀案
作者:(美)范达因 莫艳婷 译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
范达因(S·S·Van Dine,1888~1939年),美国推理小说之父,古典推理小说的集大成者。他将推理小说中的理性成分演绎到极至,这个成就“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范达因所撰写的《推理小说二十条守则》是推理小说史上最全面、最完整、最严谨的写作戒律,同时也被众多后来者奉为推理小说写作的“圣经”。 其代表作《菲洛·凡斯探案集》系列,创下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世界图书销售纪录,全球销量突破8000万册,成为一战后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硕果仅存的经济奇迹之一,并因此开启了美国推理小说黄金时代。
内容简介:
百老汇的当红女演员玛格丽特·欧黛儿被残暴地谋杀在她的寓所里。警方彻底搜查了玛格丽特·欧黛儿的寓所,寻找线索并调查可能的犯罪嫌疑人,然而随着案情的深入,侦破工作却陷入了困境,四名主要嫌疑人均有不在场的证明,那么究竟谁是真正的罪犯?
神探弗洛·凡斯从犯罪细节和犯罪环境中归纳出犯罪者的独特个性,并通过赌牌的方式从四人中找出与此特性相同的人--貌似富有、实已破产的凶犯。
书摘正文:
第一章
午夜艳尸
位于中央街纽约警察总部三楼的侦查处刑事调查科办公室里,摆放着一个巨大的钢制档案柜,里面有数以千计不同种类的抽屉,其中一个贴有印着几行文字的绿色小索引卡片:“玛格丽特·欧黛尔,西七十一街184号,9月10日。谋杀:晚上11点左右被人勒死。寓所被洗劫一空,珠宝全部被盗。女仆艾米·吉伯森发现了尸体。”
寥寥几句冰冷的陈述,却是该国犯罪史上最让人震惊的案件之一。这起刑事案件情节之矛盾,令人费解,构思之巧妙,至今无出其右,就连警察部门和区检察官办公室中最优秀的警探和检察官都感到万分棘手。因为每进行一次调查,结果都倾向于——玛格丽特·欧黛尔遭谋杀的可能性不大。然而,蜷缩在起居室丝质沙发上被勒死的尸体却表明上述结论极其荒谬。
历经一段毫无头绪和充满沮丧的挫折之后,案情终于大白于天下。它涵盖了许多离奇古怪的细节,揭露了潜藏在黑暗深处的人类本性,以及在绝望和悲痛侵蚀下的诡异灵魂。同时,案情本身也像激情的通俗剧一般,隐藏着多种不为人知的浪漫与迷人,堪比《人间喜剧》中纽沁根[1]和艾斯黛[2]的传奇爱情故事,以及郁郁寡欢的塔皮尔[1]悲剧性的死亡情节。
玛格丽特·欧黛尔是一个出生在百老汇的性感尤物,举止轻浮放荡,外表光鲜靓丽,沉浸于欢愉艳俗与虚假浪漫的虚幻之中。在被杀前两年,她曾经是这座城市夜生活中最耀眼、最受欢迎的人物之一。如果是在我们祖父母的时代,她说不定就是颇具争议的“城市明星”。但在今天,有太多的追名逐利者进入了这个圈子,更何况这个鱼龙混杂的江湖里充斥着太多的派系和暴力组织,以至于没有任何一个竞争者能够脱颖而出。当然,剧团的宣传人员,无论资深的老油条还是新入行的菜鸟都对玛格丽特·欧黛尔宠爱有加,因此在那个小世界里,她颇具名气也不足为奇。
她之所以名声不佳,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她和一两位身份不明的欧洲当权者之间经久不息的风流韵事。在成功出演音乐剧《女仆布里特尼》后,她曾在国外待了两年。这部颇受欢迎的喜剧使得原本默默无闻的她一炮走红。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她的宣传人居然趁她不在国内,大肆宣扬她的桃色新闻,以此炒作她的知名度。
毋庸置疑,她妩媚妖娆的容貌在一定程度上对她褒贬不一的名气大有益处。某天晚上,我曾在安特乐俱乐部一睹过她的舞姿——这家俱乐部由臭名昭著的莱德·瑞根经营,是出了名的午夜欢场。(作者注:该俱乐部后来被警方查封,而莱德·瑞根也因盗窃罪被抓捕,现在在辛辛监狱服刑。)尽管她表面看起来很阴沉,颇有心计,但那时她给我的印象是一位十分罕见、美丽清纯的少女。她中等个子,身材苗条,气质优雅高贵。我感觉她有些冷漠,甚至可以说态度傲慢。或许这些秉性都和她与欧洲权贵有染的传闻有关。
她有着传统情妇般饱满性感的红唇,以及一双如罗塞蒂[2]名画《女神》中的圣洁少女一样的大眼睛。她的脸庞将性感诱惑与纯洁灵性融为一体,就像历代画家所构思和临摹的“永恒的玛格达伦[1]”。这张性感并略带神秘的脸蛋足以挑逗起男人们的情欲,俘获男人们的心,进而魅惑他们的情感,不顾一切地为她付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