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为什么送孩子去美国读书》

时间:2012-06-26 08:42   来源:中国网文化中国

  日前,在银川举行的第22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上,安徽人民出版社推出的《为什么送美国去读书》得到了很多家长的关注,原本为书展准备的少量样书,禁不住家长和教师的苦苦恳求,在书会第一天就售磬。

  而招商银行和贝恩顾问联合发布的《2011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显示,资产千万人民币以上的中国富人移民意愿强烈。报告受访者中近60%正考虑投资移民,而27%的亿万富翁已完成投资移民。去年《羊城晚报》一篇题为“拼爹拼妈不如拼出国”的文章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文中讲:在各种各样的移民理由中,子女教育已然成为八成“中产”家庭的首选。美国学校到底有什么样的魔力,使中国“望子成龙”的家长们如此趋之若鹜呢?

  事实上,很多学生和家长对于为什么去美国读书这个话题非常迷茫,留学的目的性不强,多数家长只是觉得美国教育比中国的教育好,到底好在哪里?在真正出国之前,多数家长和学生并不很清楚。而这种不清楚,使得一些学生如果在国内可能如鱼得水,到了美国反而不适应;同样因为这种不清楚,一些家长不知道该在哪个阶段把孩子送出去——时常看到关于“小留学生”的负面报道。

  路军博士在北京一所大学任教,是小有名气的教育专家,曾策划畅销书《把信送给加西亚》。他隐约感觉这个美国学校教育这个话题有潜在的大众需求。他历时几年,访谈了很多从美国回来的学生,也亲自去美国跑了好多次,去和当地学校的校长、老师交流。素材差不多了,他找到好友、资深出版人王水,表示想写本书,做一个关于美国教育和中国教育差别的研究性课题。王水曾在国内读到博士,又有美国学习经历,对中美学校的差异自然深有感触,对路军博士要写的书稿大力支持。但他认为,留学指南类的出版物太多了,建议路军在写作之前先了解大众最需要的是什么。此后二人花半年时间,在书店、学校、咖啡厅、研讨会、街头巷尾等不同场合,向不同受众咨询调查,了解梳理出一组家长都关注的问题,比如投资儿女教育的钱应该怎么花,怎么花钱能让孩子学到最有用的知识,去美国读书能学到什么,去美国读书又会有什么样的弊端,花钱供孩子留学的目的是什么,等等。路军博士也趁机谈了自己对这些问题的理解,他的心得之谈果然让文化程度不同、职业不同、孩子年级不同的家长们,纷纷表示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这本书从策划、写作、修改到出版,先后历时三年。三年来美国教育政策或者学校难免有一些微调,一些细节数据不可能做到即时更新。但中国学生家长渴望了解美国学样的心理更强烈了,而且全书没有使用玄妙的教育理论,也没有枯燥的数据对比,而是从始至终以轻松阅读的语言风格,循循善诱揭示出美国从幼儿园到研究生教育,不同阶段时间的特点和值得我们关注的地方,以及中国学生到了美国,是否能适应那样的教学方法。比如,路军教授发现,美国教育是精英教育,而中国教育是大众教育。美国教育精英诞生得多,但是庸才也产生了很多。而中国教育体系教育出来的学生,大多数中规中矩,特别优秀的精英少,特别差的也少。如果用形状来比喻的话,美国教育出来的人才是金字塔形状的,而中国教育出来的人才分布呈现椭圆状。

  这个书可以说是中国家长留学美国的一本指南针式图书,对孩子去美国留学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路军教授坦言,他绝不是鼓动大家送孩子出国留学,而是希望通过这本书告诉普通家长,国外学校究竟有哪些地方值得把孩子送去读书。如果想送孩子出去读书,一定不能盲目,要知彼知己、目标明确,才能取得育子成才的效果。

编辑:刘莹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