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毛姆剖析人性三大力作之一《面纱》

时间:2012-05-21 08:45   来源:中国台湾网

  《面纱》:毛姆剖析人性三大力作之一

  ★同名电影《面纱》小说原著

  ★爱、幻灭、生死、背叛、别离,毛姆最具争议作品

  ★女性精神觉醒经典读本 

  ★毛姆剖析人性三大力作——《刀锋》《面纱》《人性的枷锁》

  版权信息

  《面纱》

  The Painted Veil

  【英】萨默赛特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ugham)著 

  阮景林 译

  重庆出版社 2012年5月 (「重现经典」系列)

  定价:32.00元 

  ISBN:978-7-229-05023-8

  本书特色

  同名电影《面纱》小说原著 

  爱、幻灭、生死、背叛、别离,毛姆最具争议作品欧普拉读书俱乐部推荐 

  女性精神觉醒经典读本 

  毛姆剖析人性三大力作——《刀锋》《面纱》《人性的枷锁》

  作者简介

  【英】萨默赛特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ugham)

  W.S.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ugham),1874—1965,英国著名小说家,剧作家,散文家。曾先后就读于坎特伯雷的国王学校和德国海德堡大学,后到伦敦圣托马斯医院学医,并取得外科医师资格。

  他的首部长篇小说《兰贝斯的丽莎》于1897年发表。1915年,他的杰作《人性的枷锁》问世,1919年《月亮与六便士》的出版确立了他作为长篇小说家的地位。他的其他著作有长篇小说《刀锋》、《面纱》,旅行札记《在中国屏风上》,及各种散文、短篇小说集等。1903—1933年期间,他创作了近30部剧本,深受观众欢迎。

  毛姆被公认为20世纪在全世界范围内流行最广、最受欢迎的英国作家之一,被誉为“最会讲故事的作家”。他的小说机智、幽默,常在讥讽中潜藏对人性的怜悯与同情。1952年,牛津大学授予他名誉博士学位。1954年,英王授予他“荣誉侍从”的称号。

  内容简介

  容貌娇美而又爱慕虚荣的英国女子凯蒂,为了避免自己变成一位老姑娘,接受了生性孤僻的医生瓦尔特费恩的求婚。她离开了上世纪20年代伦敦浮华而空虚的社交圈,随瓦尔特远赴神秘的东方殖民地——香港。

  对婚姻感到不满和无趣,凯蒂开始悄悄与令她芳心摇动的香港助理布政司查理唐生偷情。面对不忠的妻子,瓦尔特决定举家前往霍乱横行的中国内地行医。在遥远美丽的异乡,他们每天与死亡和绝望擦身而过,经历了从未体验过的情感波澜……

  在爱情、背叛与死亡的漩涡中挣扎的凯蒂,亲历了幻想破灭与生死离别之后,终将生活的面纱从她的眼前渐渐揭去,从此踏上了不悔的精神成长之路。 

  编辑推荐

  《面纱》是毛姆写于1925年的作品,是他最受读者欢迎却也最为评论家所诟病的作品。小说名源自雪莱的一首诗The painted veil中“请别揭下这谓之生活的华丽面纱”一句。“面纱”即意指人类生活中所戴上的虚伪面具。书中的许多人都戴着面纱生活,与电影相比,小说的主题显然是批判讽刺人性而非歌颂伟大的爱情。

  小说在结尾让凯蒂意识到女人的一生不能只是为了和男人睡觉并依附于他———“唯一弥足珍贵的是对责任的爱,当爱与责任合而为一,你就将是崇高的,你将享受无法言表的幸福。”——而在今天来看,这个结尾实在不够现实,也不够公平———没有人应为自己的错误永远背负十字架! 

  精彩评论

  一对英国夫妇经历情感危机之后,来到中国内地的霍乱疫区救治病人与孤儿。上世纪二十年代的贵州湄潭政府缺席,社会松散,人情冷漠。小说中“一盘散沙”的惨景至今仍然具有振聋发瞶的力量。

  ——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  陆建德

  《面纱》以其悲天悯人的情感关照,以其对道德冲突的敏感解析,以其对人性的尖锐反讽,以其对人类欲望、恐惧和悔恨等内在世界的准确建构,而成为一部艺术的杰作。

  ——《观察家》

  回首现代作家,毛姆给了我最为深刻的影响。

  ——乔治奥威尔,《1984》作者

 

  点击阅读相关新闻: 《面纱》:毛姆剖析人性力作

  点击阅读精彩书摘: 《面纱》

  点击在线阅读:     《面纱》

编辑:刘莹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