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克林顿:重返工作》

时间:2012-06-27 13:30   来源:南方都市报

  《克林顿:重返工作》,(美)比尔·克林顿著,蒋宗强、程亚克译,中信出版社2012年5月版,48.00元。

  《亲历历史———希拉里回忆录》,(美)希拉里·克林顿著,潘勋等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8月版,29.80元。

  又到美国总统大选年。除了候选人,两党内的贤达也会来凑热闹,利用自己曾经的威望和资本为本党候选人呐喊助威。这次克林顿这位前总统也没闲着,出来给民主党同僚奥巴马寻求连任摇旗击鼓。

  作为一位颇具魅力、声望很高的政治人物,比起站在台上用言辞煽动选民,他现在更喜欢用文字来说服、引导大众做出选择。这是因为他对当前有极端化倾向的美国政治感到异常的担忧。在近乎疯狂的宣传攻势面前,民众的极端情绪最容易被激发,克林顿认为这是美国政治的最大危害。著书立说这样的方法更经得起推敲与检验,避免落入他自己也厌恶的那种为反对而反对的套路中,由此《重返工作》一书应运而生。

  未来需要政府

  由于缺少党内候选人的竞争,克林顿这次完全没有立场问题,和四年前希拉里和奥巴马之争的时候有了天壤之别。所以他可以把更多的目光投向多年来美国所面临的问题和危机,以及未来美国如何应对挑战继续领跑世界的问题。从这点来说,《重返工作》更像是一份政府工作总结和长远规划,不像是一本为了选战而准备的应景之作。

  说到这几年美国面临的最大问题,克林顿一针见血地指出是政府的退缩。无论是在金融监管、发展经济、教育投入,还是在医疗改革、税收等问题上,美国政府都有严重的缺位。这种缺位不是政府不作为造成的,而是出于美国的政治氛围。克林顿回顾了三十年来的美国政治走向,他认为从里根时代开始,共和党就在民众中间树立了一个非常危险的观念———政府的干预都是多余的,并且这种保守观念在金融危机的催化作用下有了极端化的倾向。共和党人甚至提出了废除医疗改革、教育贷款改革、金融管理改革,撤销新能源投资、取消经济刺激方案剩余资金的主张,克林顿痛惜地说道:“正是这些思想导致我们误入歧途。”可是在奥巴马政府政绩糟糕的情况下,民主党在这一问题上又显得有些百口莫辩,无从反驳。

  这个时候,克林顿显出了自己的老辣。他不再为奥巴马直接辩护,而是从另外两个角度来反驳共和党:一方面通过和世界其他主要国家对比,用刺眼的数据表明,在很多领域美国都在滑向一个二流国家,而在本世纪一个强大的国家都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另一方面以一个老总统的身份阐明在自己辉煌的八年执政期间政府介入如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而后小布什又是如何放纵不管,如何将他苦心经营的大好局面白白葬送。

  确实,诸多事实说明了政府权力弱化在美国发展上带来的负面影响,不管出于何种目的,他的分析和结论却是很难推翻的。尤其是在金融危机面前,政府的严重失职是导致金融机构置风险于不顾的重要原因。

  克林顿的论述让我们看到,在目前的形势下,美国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强化政府权力进行适当的干预,如果继续放任自由,美国政府很可能会陷入破产的泥潭。这一点不仅仅是为了反对共和党的极端思维,而是道出了美国问题的症结所在,所以他希望不管是民主党继续执政,还是共和党获胜上台,都不要为了政治斗争而忽视政府的作用。这种执政思维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党派政治,也为其他国家敲响了警钟。

  税,加还是不加

  税,加还是不加?这是个问题。要想扫除极端反政府管理的思想,如果对税收问题不做讨论,可能很难有说服力,在美国人眼里,税收问题大过天。所以《重返工作》的很大篇幅都是在向民众解释是否应该加税,给谁加税,用在哪里。

  长期的反政府管理情绪造就了具有美国特色的“两个凡是”:凡是征税都不好,凡是减税都好。克林顿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可谓颇费周折。是否加税和减少政府债务、增加政府支出等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要说明增税或减税的好处先要澄清和两者之间的关系。克林顿认为,美国经济现在最大的威胁不是竞争对手的强大,而是美国自身的债务过高,支出过大,但经济发展投入又过低。支出高而减税的后果就是债务继续增大。目前美国债务已经达到年G D P的63%,收入的很大一部分要用于支付债务利息和还债,加之庞大的防务和战争费用,美国用于发展建设和民生的资金必然下降。由此产生的恶性循环最终可能让美国交出世界领导权。只有增税同时减少开支一途才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既然加税不可避免,对谁加、加了怎么用就是关键。克林顿是主张向富人增税,向穷人减税,减少防务开支和债务支付,节约下来的资金投入医疗、教育、新能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和科研等领域。克林顿不厌其烦地用数字向我们证明在过去三十年,美国的发展成果被少数人所占有,增税是有基础和依据的,富人和穷人都不会反对。同时,向民生和经济领域扩大投入是保持美国竞争力和提升经济实力,促进经济复苏的最好办法。

  要什么样的政府

  既然克林顿很肯定地认为需要强化政府管理,那需要什么样的政府就必须予以答复。美国政府向来是外强而内弱。民众把政府视为“必要的恶”,处处防范,弄得政府有些无所适从。克林顿自然不敢冒天之大不韪去树立一个强势政府形象,而只是在描绘一个仅仅是必要的美国政府形象。

  首先是政府必须要超越党派之争,以更为开明和理性的态度处理美国问题,让走向极端的两方向中间道路靠拢。在两党体制下,很多时候为了党派之争,一些明显的好政策也是争得不可开交,最后出台的东西不是大打折扣,就是变形走样,这是困扰奥巴马政府的一大难题。现在美国的危机已经没有给两党留下多少时间了,抛弃前嫌可以说是唯一选择。

  其次在刺激经济和民生领域,政府必须要有所作为。在他开出的46条执政措施中,几乎全部是对美国经济如何寻找新的突破口和增长点,以及如何均衡财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建议。最后还要以适当的力量维持美国的世界领导地位。这关乎美国的未来和后代的前途,谁上台都必须做好。

  具体到怎么做,克林顿的建议还是非常详细的,甚至详细到了将老旧城区的屋顶刷成白色,以节约能源。仔细看,这些执政计划都是建立在两党合作而不是斗争的基础上的。可以说只要你是站在美国的立场上,都很难拒绝。这些策略很可能成为今后四年内美国发展方向,至于结果如何就要看分别占据政府和国会的两党怎么做了。

编辑:刘莹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