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飞行员》三部曲中的两部——《男子汉去飞行》和《生死之间》
2015年4月16日,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中国飞行员》三部曲中的两部——《男子汉去飞行》和《生死之间》——新书发布会在京举办。作为中国第一部战斗机飞行员成长记录,也是中国首部完整的航空纪实文学,《中国飞行员》的出版引起了文学界和史学界的极大关注。国防大学政委刘亚洲上将为本书作序时指出:“空军是国家之剑。”《中国飞行员》的作者叶重辉也专程前往发布会介绍情况。

发布会后合影
《中国飞行员》从一个小女孩给空军司令员写信,恳请给为国捐躯的飞行员修建一座纪念碑开始,将读者带入战友情怀和军旅生活中。作为中国空军歼击机特级飞行员,叶重辉以自己的成长经历为主线,在书中刻画出生动的蓝天卫士英雄群像,塑造了一部中国战斗机飞行员选拔、培训、成长过程的纪传体纪实文学作品。
作者独特的身份,让《中国飞行员》具备了亲历者和审视者的双重视角,在海内外史学界已经引起反响,一些权威历史学家表示,屡立重大功劳的一线战士和新中国航空中坚力量的叶重辉,首次披露一系列中国战斗机飞行员培训的过程和细节,作为建国65周年重大题材和在飞行安全事故不断的当下,意义重大。
《中国飞行员》的出版,填补了中国航空航天领域纪实文学的空白。作品注重真实事件的文学提炼,将史料串联成鲜活的故事和人物,成为中国二代机空军飞行员们真实"青春的回忆"。"就在刚收好起落架,将操纵手柄放中立后,一个巨大的白色物体从左侧一晃而过……鲜红的‘八一’军徽、两张惊讶的脸历历在目!""相对运动速度800千米,那么粉身碎骨没有一点问题"。叶重辉笔下的惊险让人身临其境。
作为一部有态度的纪实作品,《中国飞行员》既有第一视角的生动呈现,也有第三视角的俯瞰和评价。因为被赋予超过能力范围的任务,战友"良民"不幸殉职:"良民一言不发地消失在那片大山之中,那里发生过中国远古时期最有名的大战,据说此战奠定了黄帝华夏一统的地位。"文化部门10年的工作,让作者叶重辉有意为这部作品注入了严肃的历史视角。行文中,往往涉及事件责任归属问题,作者均采用了秉笔直书的态度,没有碍于情面"为尊者讳、为长者讳",而是最大限度地还原了历史。
作者表示,全方位勾勒出一幅空军飞行员的成长图景,更大的意义是,它让人们深入了解中国空军飞行员的成长路径和使命担当;也让飞行员、飞行管理者从鲜活的实例中获得有益的经验、教训和启迪。在发布会现场,不少人表示,这是一部属于新中国蓝天的“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