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社科文献出版社推出卢卡奇《审美特性》中文全译本

时间:2015-03-10 08:39   来源:新华悦读

社科文献出版社推出卢卡奇《审美特性》中文全译本

   3月7日上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马克思主义文艺与文化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研究室、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举办“坚持现实主义精神 深刻领悟艺术的人民观——卢卡奇《审美特性》出版座谈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和哲学所、天津社会科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参加了座谈。

   卢卡奇是匈牙利著名的哲学家、美学家、文艺理论家,在20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演进和发展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他的理论创作始终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进程紧密相联,并培育出一代新马克思主义者,他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开启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被称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圣经”。《审美特性》一书是卢卡奇晚年创建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的一种尝试,它以哲学本体论的方法和唯物辩证法来建构,具有历史体系的、辩证的、分析综合的特点。本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观点,强调实践作为人的本质的存在方式,说明人不仅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人的主体性,包括人的认识能力和审美能力,都是在从事对象性的实践活动的历史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该书认为,艺术的发展体现了他律与自律的互动,一方面艺术具有社会的规定性,要求承担社会职责,另一方面创作又必须尊重艺术规律,排除外界干扰。《审美特性》体现了作者反映论的、实践论的和生存论的研究视角。

   与会专家围绕《审美特性》一书在研究方法和观点的特色和启示,如何推动国内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以及当下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的开展等问题展开研讨。在讨论中,与会学者结合当前我国文艺理论与文艺创作实践一致认为,坚持实践论的观点,相信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这是文艺工作者必须坚持的艺术使命。文艺工作者只有投身到火热的生活当中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同时也不断探索和总结美的规律,这也正是《审美特性》给我们的一种启示。

   《审美特性》一书分上下两册,总计135.5万字,由天津社会科学院徐恒醇研究员翻译,社科文献出版社2015年1月出版,这是该书全译本在国内的首次出版,1986年由徐恒醇翻译的该书前十一章也曾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徐恒醇曾师从著名美学家李泽厚先生,并长期从事外国美学、科技美学研究工作,在国内美学界有着重要的学术影响。

编辑:吴晓寒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