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秘鲁阿普拉党(人民党)主席、秘鲁原总统阿兰·加西亚·佩雷斯所著的《儒学与全球化》日前在京首发。
《儒学与全球化》全书10余万字,从分析“中国现象”入手,简述儒学的基本内容和传承千年的历史成因,进而概括出“中国性格”及其组成元素;又从形成性格的“文化基因”着手,在分析文字对思维形成的影响作用中,剖析中西方思维的各自特点,尤其是中国思维的独到之处;在指出西方对中国理解认识的思维偏差的同时,充分论证中国思维以儒学为文化底蕴的优胜性及其对全球化进程的契合性,特别指出西方端正对中国的理解认识的要领。全书立论明确,构思精巧,旁征博引,深入浅出,以西方熟知的言语,婉言引导读者深入思索反思。
本书曾在秘鲁、墨西哥等国公开出版发行,在拉美地区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也是唯一由外国元首撰写的阐释、传播儒学的著作,这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西方各界人士对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认知程度,领会他们对中国儒学的历史地位及对世界文明影响的认知,也对中外文化的进一步交流、沟通大有益处。
在新书发布会上,作为回应,人民出版社代总编辑辛光伟代表出版方向阿兰·加西亚·佩雷斯赠送了《邓小平文选》、《邓小平文集》等图书。(李雪)
作者简介:
阿兰·加西亚·佩雷斯,1949年出生,法学博士、政治家。36岁当选秘鲁总统,成为秘鲁独立以来最年轻的总统。16年后,52岁再次当选。
加西亚曾先后七次访华,受到邓小平、胡锦涛等国家领导人接见。在同中国的深入接触中,加西亚对中国的发展模式有了深入的理解和认同,他不仅以邓小平的追随者自居,而且多次在演讲和文章中称赞中国。加西亚认为,当代中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可以从与西方思想和态度相当不同的中国人的“存在方式”中得到解释。全球化的时代,这种存在方式在秩序上与实用上,都给予了中国极大的优势。而这种“存在方式”之形成,则有赖于传统儒学的塑造和培育。他断言,儒学不仅不会销声匿迹,而且将因其优秀的品质伴随中国再次走向世界。
译者简介:
沈庆,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拉美中心研究员,曾先后任中国驻圭亚那、墨西哥、智利、秘鲁和哥伦比亚等过大使,了解国际形势,深谙中国传统文化,并能熟练运用多种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