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日,初秋的北京,以“美丽中国梦,精彩图书节”为主题的第十二届北京国际图书节在北京中华世纪坛隆重开幕。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王辉耀博士和苗绿博士所著的《大国智库》一书,正式在北京国际图书节上推出与广大读者见面。人民出版社在在图书节开幕式后还专门举行了《大国智库》新书发布研讨会。该书是目前国内第一部通过在全球范围内长期实地考察,全面深入研究梳理,精心编著而成的一本研究世界大国智库的力作,由国内权威的出版社首次在国内出版发行。新书发布会上,人民出版社常务副社长任超、《大国智库》作者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任王辉耀,中组部人才局原副巡视员胡建华、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长徐洪才等应邀出席出席了发布会并讲话。人民出版社法律与国际部负责人洪琼,《新华文摘》副社长黎松也出席了发布研讨会。在研讨会上,人民出版社《新华月报》还与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在现场举行了智库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民营国际化智库,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青岛和香港、纽约和华盛顿都设有分支和联络机构。
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中国特色智库”做出重要批示,提出要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指出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高度重视、积极探索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把发展智库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也提出要“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
在中央高层领导的重视下,目前中国智库从萌芽时期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中国智库如何发展、中国智库如何更好地借鉴国际智库经验,以及中国智库如何在新时期发挥更多作用?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王辉耀博士和苗绿博士所写的《大国智库》一书,系统地梳理了全球智库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新理念和新数据,探讨并回答了如何建设大国智库和中国国际化智库,促进全球智库与中国智库的发展与合作等问题。
该书作者作为中国领先的民营国际化智库的探索者与实践者,在创办和运营智库的六年多时间里,通过游历、访问研究、考察过数十家世界知名智库,与上百名国内外智库专家有过交流探讨,深深感受到智库力量对国家崛起的重要性。因为对世界智库的了解与认识,以及智库运营过程中的实践与体会,对中国智库的问题、前景和方向的思考与感悟也越来越深切。
智刃无锋,何能大国争锋?一个现代化大国的崛起,需要一大批具有独立性、专业性、国际性和公信力、影响力的强大智库作为智力支持和软实力支撑。美国崛起为世界强国并树立起全球霸权,一个不可忽视的主要因素就是其背后庞大的智库体系提供着源源不竭的国家智力和发展动力。中国要崛起,就必须改变这种智库力量与国家实力、国家地位严重不匹配的现状。《大国智库》作者王辉耀博士和苗绿博士希望《大国智库》一书的出版能够引起国内更多人士对智库作用的重视,关注智库在中国和世界的发展。
从中国的目前发展的阶段和优势来看,已经到了需要智库可以大显身手的时代。政府权利高度集中,决策快,效率高,决策正确固然效果显著,但政策决策错误,决策快、效率高却是灾难性后果,因此,目前中国体制下特别需要智库发挥作用。智库特别是民营智库若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就可以一定程度上弥补目前决策权太集中,思想出口单一和缺乏不同论证的体质弊病。随着改革开放的纵深推进,中国智库发展与中国体制改革必将形成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良性互动局面。
强国须强智,对中国智库的前景,我们始终是乐观的。因为无论是从源远流长的智囊文化来说,还是从思想市场的巨大需求和智库所需的人才、资金等条件来说,我们想不久的将来率先打破美国智库一枝独秀的国际智库格局的,可能性最大的无疑是中国智库。正如科斯教授指出的那样,中国没有理由比韩国、日本或美国缺少创意。只要中国合理开放思想市场,发展真正意义上的大国智库,中国的发展就会更上一层楼。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新一轮深化改革的到来,中国思想市场必将迎来大发展大繁荣,这是中国智库的空前机遇。尤其是对民营智库这支新生力量来说,更需要从体制上松绑,更多获得政府扶持与社会参与。如果能像对待民营经济那样大力发展民营智库,民间智慧的活力与潜能就会被彻底激活,从而在整体上推动中国智库的大发展大繁荣。改革开放三十余年,孕育了市场经济和民营企业,让资本的力量多方面推动中国社会进步,若再有思想市场的合理开放,尤其以智库为主的中国的进步将会更及全面、深刻和持久。
大国崛起,必需大国智库,中国智库发展任重而道远。人民出版社和中国与全球化智库推出的《大国智库》一书将为中国未来的智库发展借鉴全球智库发展经验提供全方位的分析,同时也会吸引更多关注中国智库发展的有识之士投身到中国智库的实践中来,是中国当下中国智库建设和中国思想市场发展十分难得的参考和思考,同时该书也将给广大读者带来更多的国际视野和世界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