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午战前钓鱼列屿归属考》(增订版)
日前,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推出《甲午战前钓鱼列屿归属考》(增订版)一书,该书是目前钓鱼岛研究学术领域一部重要论著,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理论创见,而且对于维护我国钓鱼岛主权,服务于我国外交,均具有突出的实践价值。
本书运用史学、考据学,兼及国际法等多学科理论方法,史论结合、研究视角创新,通过对大量中外文献史料舆图的爬梳整理,去伪存真,客观研读,使本书脉络清晰、逻辑严密,为进一步论证“钓鱼岛是我国固有领土”之立场提供了充分的历史依据。书中以日本方面的诸多主要观点作为讨论和批驳的对象,切中要害,突出重点。在客观叙述中国人民发现、命名和利用钓鱼岛,中国历代政府有效管辖钓鱼岛的同时,深刻分析了日本窃取钓鱼岛的历史经纬。从史实和法理两个方面的理论高度予以阐释,进而从根本上驳斥了日本方面在钓鱼岛问题上的若干谬论,否定了日本方面的所谓依据,具有重要的出版价值。
《甲午战前钓鱼列屿归属考》(增订版)原版为1994年出版《甲午战前钓鱼列屿归属考——兼质日本奥原敏雄诸教授》,当时此书是我国大陆第一部关于钓鱼岛列岛问题的专著,在学界引起很大反响,获得学界的高度认可和推荐,成为研究钓鱼岛问题必备的参考书。
新书系增订版,对原书进行了必要补充和订正,有诸多难点突破,已经获得相关专家的肯定与推崇。十分可贵的是,本书不仅仅针对奥原敏雄的观点进行研究,而且增加了对若干日本学者观点的研究,比如第三章第三节第二目“石井望副教授弄巧成拙,帮了倒忙”。此外,书中新增了第五章第七节“《马关条约》割让钓鱼列屿考”,不仅厘清了《马关条约》与钓鱼岛的关系,而且使全书的体系更加完整。
新书得到众多权威专家的推荐,南开大学来新夏教授为新书作序,书画家范曾为新书题写书名。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周一良、邓广铭;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杨生茂;外交部条法司参赞李清元;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戴逸;复旦大学首席教授邹逸麟;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主任吕一燃等对本书高度赞誉并推荐。
[书籍信息]
书名:《甲午战前钓鱼列屿归属考(增订版)》
国际政治|边疆史地
书名:甲午战前钓鱼列屿归属考
作者:吴天颖
出版时间:2013.6
定价:48.00
[编辑推荐]
本书1994年版,获得学界的高度认可和推荐,成为研究钓鱼岛问题必备的参考书。本书系增订版,进行了必要补充和订正,十分可贵的是,本书不仅仅针对奥原敏雄的观点进行研究,而且增加了对若干日本学者观点的研究,比如第三章第三节第二目《石井望副教授弄巧成拙,帮了倒忙》。此外,书中新增了第五章第七节《〈马关条约〉割让钓鱼列屿考》,不仅厘清了《马关条约》与钓鱼岛的关系,而且使全书的体系更加完整。本书是目前钓鱼岛研究学术领域一部难得的重要论著,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理论创见,而且对于维护我钓鱼岛主权,服务于我外交,均具有突出的实践意义。
总而言之,本书是目前钓鱼岛研究学术领域一部难得的重要论著,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理论创见,而且对于维护我钓鱼岛主权,服务于我外交,均具有突出的实践意义。
[内容简介]
本书运用史学、考据学,兼及国际法等多学科理论方法,史论结合、研究视角创新,通过对大量中外文献史料舆图的爬梳整理,去伪存真,客观研读,使本书脉络清晰、逻辑严密,为进一步论证“钓鱼岛是我国固有领土”之立场提供了充分的历史依据。书中以日本方面的诸多主要观点作为讨论和批驳的对象,切中要害,突出重点。在客观叙述中国人民发现、命名和利用钓鱼岛,中国历代政府有效管辖钓鱼岛的同时,深刻分析了日本窃取钓鱼岛的历史经纬。从史实和法理两个方面的理论高度予以阐释,进而从根本上驳斥了日本方面在钓鱼岛问题上的若干谬论,否定了日本方面的所谓依据,具有重要的出版价值。
[作者简介]
作者吴天颖(1936—),男,1959年南开大学历史系毕业,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6年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退休。合作主编《自贡盐业契约档案选辑(1732-1949)》,获中国档案学会一等奖,著作收入《井盐史探微》。研究钓鱼岛问题四十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