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法无定法灵动之至:舒羽《流水》出版

时间:2013-06-28 10:21   来源:新浪读书

作者舒羽

  作者舒羽

  6月27日上午,诗人散文家舒羽的随笔集《流水》作品讨论会在中国作协会议室举行。本次会议由作家出版社[微博]主办,副总编辑刘方[微博]主持,雷达[微博]、白烨、吴义勤[微博]、文爱艺、李洱[微博]、欧阳江河、唐晓渡、敬文东、贺照田、张清华、张守仁、王童等三十多位著名评论家、诗人、小说家、出版人出席,同时作者的好友马头琴演奏家贺西格等也到场祝贺。

  《流水》是诗人舒羽的第一本随笔集,却是作家社为其出版的第二部著作。正如其处女作《舒羽诗集》一样,右手写诗的女诗人,左手写漂亮的散文。还记得两年多前,舒羽带着她的第一本诗集在中国诗坛“横空出世”,其急管繁弦式的文学告白和深沉吟唱的精美诗句,一经发表便为世人所倚重和推崇。这一次,出手依旧不凡。惯用“左手的缪斯”来指称散文随笔写作的余光中先生,为《流水》撰写了序言,他盛赞舒羽的随笔语言多姿,语境多元,“随笔集《流水》写得十分精彩,法无定法,灵动之至”。提到舒羽学音乐出身,又投身现代职场,余光中称舒羽“可谓内外兼修,既回头去怀古,又要转头来迎今,挤进社会的前线,追逐分秒的变化。”

  余光中谈到自己写白话文,强调“白以为常,文以应变”,又延伸为“俚以见真,西以求新”。他认为舒羽的文风更加自如,“举凡白话、文言、方言、成语、旧小说语言,甚至当前的名言等等,她都冶于一炉,结果语境非常多元而且富于弹性,乃形成她不拘常法的口吻,无论叙事或状物,都佻巧而谐谑,取笑的对象简直无人能免,舌锋所及,不但坦然自嘲,而且均沾四周的朋友,连家人也不放过。所以她笔下的人物都带点漫画的趣味。”并称,从舒羽独特的文体背后可透露出作者独特的性格魅力。

  舒羽说,她与水特别有缘。出生于江南桐庐的富春江边,求学在杭州的西子湖边,而具有杭城文化坐标之美誉的“舒羽咖啡馆”又坐落于京杭大运河边。所以,她要以流水的形式写一部主题宽泛的流水账。但是这语言的流水却随物赋形,千态百姿,不少读者认为舒羽的文字中带有一种特殊的魔力,让人欲罢不能,想一直读下去。舒羽从父亲母亲之尊,到螺蛳蜗牛之微,无论是卢浮宫中的胜利女神,富春江边的丝竹清音,还是马友友的琴声如诉,普鲁斯特的浮想如云,欧洲或江南,在她灵动而波俏的文字中,都得到了极为鲜活的表现。从中可见作者文字之外,杂糅并蓄的艺术修养。

  与会者在讨论中,将《流水》置于当代散文的大背景中加以品赏,认为当代散文往往在写景状物叙事之中寄托哲理,导致了中学课文式的中心思想化、段落大意化。舒羽的随笔并非没有哲理性的思想,但她重趣不重理,“舌锋所及,人皆妙人;笔锋所至,法无定法”,却反而达到了理想的境界:“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大家一致评价说,《流水》是近年来可读性极高的散文佳作,可见证当代人的妙趣横生,和当代文章的别开生面。

  值得一提的是,《流水》装帧设计与文本内容融为一体,美美与共;精装、平装两个版本同步面世,以飨读者。其中精装版为编号后的限量发行,仅1111册,似乎预示着这将是本年度最值得珍藏的一本优美之书。

编辑:吴晓寒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