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晚明最富有革新精神和独创风格的画家,陈洪绶(陈老莲)对中国画影响深远,其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均有极高成就,而在版画人物领域,被誉为“明三百年无此笔墨”。近日,被列入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的大型画册《陈洪绶全集》在上海市福州路艺术书坊首发。这一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全集共收录图片648幅,文字66万字左右。其中文献部分为46万多字。
据悉,近三十年来,在海内外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关于陈洪绶生平、艺术思想及绘画艺术研究工作不断深入,但相对而言,出版工作则未能尽如人意。此次天津人美社出版的《陈洪绶全集》是着眼于画家的历史地位与画集的规模质量完美统一,突出其重大性、精品性、传世性,全面反映了陈洪绶艺术成就。
《陈洪绶全集》副主编、上海博物馆研究员单国霖昨天表示,全集体现了陈洪绶研究的最新成果,也是其作品第一次高品质印刷。上大美院教授徐建融则表示,这是目前可见的收入陈老莲作品最全、印得最好最规范的全集,对于学画者而言功莫大焉。
据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编辑杨惠东介绍,《陈洪绶全集》为四卷本,八开精装,共计132个印张,四色精印,护封选用陈洪绶四幅代表作,能够反映出其在花鸟及人物画方面的突出成就。书匣采用深红色特种纸烫黑金等现代印制工艺,整体大方、时尚,有很强的设计感。全集前三卷为图版部分。为了体现陈洪绶艺术风格的演变过程,绘画、书法作品采取按年代混排的方式编排,而版画插图作品则选择集中展现的方式,以反映出其在版画插图领域的艺术成就。第四卷为文献部分,收录了《宝纶堂集》(包括《自序避乱草》、《失狗记》、诗画题等)、《筮仪象解》、陈洪绶书画作品简表、常用印、陈洪绶年谱等内容。
天津人美社副总编邢立宏介绍说,《宝纶堂集》由《陈洪绶全集》主编陈传席点校,是以南开大学版《宝纶堂集》等存世孤本为底本而进行的,属首次出版,对于陈洪绶先生的艺术研究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陈洪绶(1598-1652),字章侯,号老莲,明亡入云门寺为僧,后还俗,以卖画为生,代表作品有《九歌》、《西厢记》插图、《水浒叶子》、《博古叶子》等版刻传世,工诗善书,有《宝纶堂集》,其创作题材广泛,主要有仕女、圣贤、佛像、罗汉、观音等人物雅逸的情景。陈洪绶的人物画形象大都具有造型古雅、奇骇夸张的特点,在比例上有一定的变形,尤其喜欢用古器物作为画面的构成部分。带有纹样化的图案在他的画中被大量运用,以此突出了画面的古朴与厚重,同时也加强画面的高古氛围。清代的石涛、华嵒、金农、罗聘和“海上三任”,以及程十发等画家都曾在陈洪绶绘画艺术的独特风格中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