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2011北京图书订货会新书扎眼球

时间:2011-01-12 09:06   来源:文汇报

  被誉为中国书业“年度风向标和晴雨表”的2011北京图书订货会正在火热“上演”。据组委会统计:本届订货会总展位达2415个(上届2283个),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参会的649家出版单位包括普通出版社、数字出版单位、民营批发企业和港澳台出版机构等。图采会方面,包括农家书屋展架在内的1200个展架将向近千家图书馆采购人员展示逾15万种新书。

  “读书”还是“读屏”?

  今年北京图书订货会最受重视也最被关注的无疑是“数字”这个话题,成为高层论坛、版权交易、产业峰会的最大主题。

  “数字出版专区”的设立是本届图书订货会的一大亮点,汉王、方正、盛大文学等国内数字出版“大腕”均在此设立展位。

  面对“电子书”这一热词,订货会期间将首次举办为期两天的“中国电子书产业峰会”。峰会分中国电子书产业现状与未来、传统出版数字化转型策略选择、电子书市场分销难题和电子书版权纠结等四场共四个主题。

  “大部头”作品扎眼球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图书也是各大出版社今年的出书热点。全国出版界已选定100种庆祝建党90周年和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重点图书,其中一些作品将亮相本届图书订货会。

  “1911年,岁在辛亥,10月10日夜的零星枪响,将一个疲态尽露的老大帝国摇晃得如泰山之崩。武昌发生的那些事,是一场意外。这场意外,毁了一个王朝,像扳道岔一样,把古老的中国,扳到了另一个轨道上。在中国,第一次出现了没有君王的政治,在亚洲,第一次有了参众两院的民主共和国。”由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鸣写的《辛亥:摇晃的中国》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全景式地勾勒出晚清民国风貌,追踪了这场中国内部的革命,重现历史真相。

  商务印书馆的“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第一辑,带着墨香呈现在读者面前。据介绍,该丛书第一批拟推出100种,囊括上自晚清下迄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内地及港台地区、海外华人学者的原创著作,涵盖文、史、哲、政、经、法以及文化和宗教等人文社会科学各门类。

  名家纷纷推出新作

  历时4年,用坏300多支笔。作家贾平凹携64万字的长篇新作《古炉》亮相北京图书订货会。这部以“文革”为背景的小说最大特点莫过于节奏缓慢,对此,贾平凹昨在新书发布会上回应,高手骑车是最慢的。贾平凹说,写作的冲动来源于他童年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13岁的他,突然有一天发现父亲被两个人拿着枪押回来,“我父亲一见我就哭了,说对不起我。这是我第一次见到我父亲哭。当时作为一个父亲,其实他最关心的不是他的生命,而是救孩子。”他将故事的发生地点锁定在故乡一个名为“古炉”的小山村,这是一个偏远、封闭、保持着传统风韵的地方,但是这份宁静却从1965年冬天开始动荡了……贾平凹在这本书里展现了真实的生活细节和浑然一体的陕西风情。

  作家王蒙回忆新疆往事的新作也亮相本届图书订货会,该书为王蒙新疆题材的作品集,包括小说、散文、诗歌等,反映了王蒙在新疆16年与各族人民结下的深厚情谊,作品朴实幽默,有很强的纪实性。

  画家陈丹青在本届图书订货会上将为读者奉上《笑谈大先生》和《归国十年》两本新书。《笑谈大先生》收录了其近年来关于鲁迅的七次演讲文稿。《归国十年》则根据陈丹青同名画展编成,收录了他归国十年的代表性画作,以及谈论“写生”与“临摹”的两篇长文。

  作家出版社也为本届图书订货会带来两本重点书,刘索拉的长篇小说《迷恋·咒》和周国平的《花非花——周国平对话王小慧》。(记者 陈熙涵)

编辑:李丹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