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苏商领袖》面世 讲述江苏企业家的财富故事

时间:2009-03-30 09:08   来源:人民网

《苏商领袖》 钱鹏飞 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作者简介】

 

  钱鹏飞,江苏靖江人,出生于新疆精河。资深记者,著名策划人。2000年聘入人民日报社工作,现任人民日报《大地》周刊时政部主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作者长期从事时政报道,对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尤为关注。并对江苏民营经济的成长史多有涉猎和研究,长期坚持记录当代苏商成长历程,坚持对话、合作、研究并行,形成了自我独特的财经观察视角。其新闻作品《红豆模式---新集体经济》在2002年中共十六大会议期间,曾作为中央有关部门研究公有制经济多种实现形式的样本案例。

  【书摘】

  序言:又见苏商

  改革开放刚刚走过三十年。这三十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几乎所有经历过的人,都有一种沧海变桑田的感慨。这种改变表现在经济上则更加明显。

  提到30年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则不能不说到江苏,江苏,尤其是苏南,是改革开放进程中“苏南模式”的发源地。这里自古以来就是繁华富庶之地,在我国近代商业史上更是占据重要地位。据史料记载,早在春秋时期,苏南地区的青铜器冶炼和锻造就已经很高超了。隋唐之际,更是“天下大计,仰于东南”,“赋之所出,江淮居多”,一条大运河贯通南北,扬州城成了当时东南财赋、漕运、盐铁转运的中心。到明清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这里更是商贾云集,家家都有小生意做,经商的观念深入人心。

  作为地域性商帮,“苏商”基本形成于清朝中后期。与擅长金融票号的晋商和专注商品贸易的徽商不同,他们更加崇尚实业报国。《马关条约》签订之后,清政府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开办工厂,这对当时的知识分子冲击很大,很多人提出了“兵战不如商战”、“实业救国”的口号,一大批有识之士投身商界。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刘国钧、张謇等人都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依托上海,在苏、锡、常一带建起了现代化的工厂,兴办纺织、冶金、航运、食品、成衣等加工制造业。根据有关材料统计,截至1919年全国工商注册的工厂共375家,而江苏一省就多达155家,占了全国工厂数的40%,位居各地之首。

  与此同时,苏商的整体形象也日渐明晰。他们注重实业,以商贸为副,重视产品质量,注重商业信誉,讲究诚信为本,敢为人先、敢冒风险、敢于做大,在获得了财富之后,能够不断谋求发展,很多都成为当地甚至全行业的老大,他们大都怀有满腔的报国热情和爱国之心。因为出身较好,文化水平比较高,他们十分重视人才和管理,也注重个人修养、讲究仁和谦让、诚实守信、不断学习。他们作风低调,不贪求个人享受,即使拥有巨额财富,也依旧平实俭朴,但却十分热衷慈善,重视地方教育,极力回馈社会,造福百姓。作为其中的代表,荣氏家族和张謇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依然很受重视,毛泽东曾经说过:“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民族工商业在世界上能够称得上财团的,只有荣家。”

  改革开放之后,苏南地区以上海为依托,大办乡镇企业,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当时相对宽松的商业政策在加上深厚的工商文化传统使他们很快发展了起来。“苏南模式”红极一时。这里几乎是“户户点火、村村冒烟”,带领群众集体致富的吴仁宝更是成了全国范围内的典型。有数据显示,1994年,江苏省乡镇企业总产值占全国的1/6,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1/5,出口创汇占全国的1/4,上缴税金占全国的1/11。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学习“苏南模式”的热潮。然而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苏南模式政企不分、产权不清的两大弊端日益彰显。很多企业开始踏上了改制的道路,有的在改制过程中倒下了,但更多的企业却抓住机遇迅速发展了起来,蒋锡培就是比较典型的一个例子。与此同时,在红豆集团的引领下,一些企业也开始了对“新苏南模式”的探索,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到了新世纪之交,旧的“苏南模式”以及被时代所超越,新的苏南模式诞生。这时候,真正的新苏商群体也开始出现在人们眼前。以周耀庭、张近东、高德康、华若中、蒋锡培、祝义才等人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民营企业家传承“苏商”精神, 在新的形势下, 抓住的机遇,勇于创新,创立了属于自己的财富和事业。与传统苏商一样,他们大多注重实业,低调务实,成功之后积极回馈地方和百姓。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些新苏商的形象也越来越醒目,他们的出现是对“苏商”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而作为一种集体现象,则体现了苏商作为一个商帮的复兴。

  钱鹏飞作为《大地》周刊的一名新闻记者,经常去长三角地区采访,长期追寻苏商发展的轨迹,凭借其在新闻工作中对经济现象的敏感性和对企业原生态深刻的观察力,积多年采访之记录,在纪念改革开放30年之际,撰写《光荣与梦想---苏商领袖》这一财经专集,很有时代意义和历史价值。本书选取了12位具有代表性的江苏企业家,用朴素的语言以传记的形式讲述他们的创业历程和财富故事,尤其对他们不屈不挠的创业精神做了细致的描绘。通过这些企业家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到时代的发展和进步,而这些江苏企业家艰苦创业的精神和他们灵活多变的商业智慧也足以对当下的创业者有一定启迪和激励。本书已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该书适合当今的青年创业者和关注苏商的人群阅读.

编辑:陈叶群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