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闪开,让我歌唱八十年代》

时间:2008-07-14 10:41   来源:北京青年报

张立宪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

  《闪开,让我歌唱八十年代》书名听上去挺霸道,内容看起来却时不时叫人心头一暖。那些“集中火力”谈上世纪八十年代生活的文字,像惹人思绪的老照片,墨香里飘散出那个时代别有洞天的韵味。

    光阴荏苒的上世纪八十年代(以下简称八十年代),像架在火上烧的汤汤水水,表面平静自然,内里却开始打着漩儿慢慢沸腾起来。那时候酒吧街开始冒头儿,影院放起了国外电影,胆子大的开始下海经商,知识分子瞄上了电脑、网络,年轻人跳起了霹雳舞,穿起了喇叭裤,人们看起了言情小说,听起了港台流行歌曲,生活从舒缓淡定的节奏中跃动起来。

    不过,在新纪年动感强烈得有些燥热的当下,《歌唱八十年代》的审美趣点不仅是八十年代物质精神荒漠里的跃动,也在于浮在其表面的那层朴素纯净的田园气。这本随笔集分由多个记忆碎片组成,其中关于读书、写信、电影、评书以及又爱又恨又不争气的足球的章节最为怀旧念旧,叫人不由自主地也打开记忆小套间里的存货,随着一页页翻动的书页,感动着、喷笑着、谩骂着。

    那些敞开心扉的文字,自觉不自觉地在写字时代和敲字时代做着物质、精神、心态多方面三十年河东河西的大PK。就拿写情书来说,那时候的人们总会字斟句酌,一气千言万语诉尽衷肠,然后翘首引颈等待鸿雁传书,饱尝两两相望之苦,因而有机会品尝爱情在等待中慢慢发酵的甜蜜。不似如今全世界互联的视野,短信你来我往的迅捷。迅捷直白地挤没了许多思量遐想的酝酿时间。也只有在当时,全民上下才会万众一心、万人空巷地沉浸在评书大家刘兰芳、袁阔成、田连元、单田芳的评书段子里;津津乐道、如数家珍地背诵演绎《列宁在十月》、《简爱》、《罗马假日》、《虎口脱险》、《少林寺》经典电影里的经典段落;一遍又一遍回味邱岳峰、童自荣、乔榛、丁建华金牌配音们荡气回肠的金石之音。因为活的从容空闲,虽然有些孤陋寡闻,但那时的人们领略到了在贫瘠中淘宝的快乐以及难于得到而无比珍视的境界。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美好,一个时代也必然有一个时代的瑕疵。《歌唱八十年代》开诚布公甚至有些激进愤青地点数着,那些像电脑隐含文件一样掩藏在八十年代里,上不得台面的隐性内容。关于逍遥自在的大学生活;关于年少轻狂时的打架斗狠;关于胜利和失败的泡妞;关于难以启齿的毛片;关于人人喊打的盗版光碟;关于乐此不疲的麻将……这些开放的讲述或许会令同道中人,确定一定以及肯定地举手赞同,抑或被有些肯定有些否定甚至全盘否定的呼声指摘反对。如今的时代给了人们更多宣泄自己、一吐为快的机会与方式,无论赞同或是反对,记忆中的真相早已化作标本,有如大浪淘沙里的泥沙,或已随波逐流,或被推陈出新地掩埋,抑或被念念不忘地席卷回归。

    被时下称为“六八式”的作者张立宪,网络江湖人称“老六”。生于六十年代,在八十年代经历青春,在九十年代北漂到北京讨生活,在本世纪已混出些名堂。《歌唱八十年代》宛如他自己写给自己的春春之歌,有那么一点点渗入骨髓的快乐与忧伤不吐不快。

    轻飘飘的旧时光无声无息地从身边溜走,可能来不及思量那些时光对我们的影响,回头看去已是匆匆数年,而我们却注定因为那些时光成为现在的自己,并因为现在的自己,成就将来的模样。一代一代不曾改变。

编辑:胡珊珊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