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李健新书《中国新时期传记文学研究》出版

时间:2008-05-14 09:19   来源:新华网
 

中国新时期传记文学研究 李健著 新华出版社 定价:20元

中国新时期传记文学研究 李健著 新华出版社 定价:20元

    李健新书《中国新时期传记文学研究》近日由新华出版社出版。

    《中国新时期传记文学研究》从理论上较系统阐释了新时期以来我国传记文学的特征、发展变化、精神内涵以及未来趋势。同时,梳理了新时期传记文学作品的种类与发展变化,总结了新时期传记文学理论的研究成果,反思了我国传记文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大众文化背景下我国传记文学发展趋势。该论文旨在总结研究新时期传记文学作品和传记文学理论发展状况,通过古今中外传记精品及传记理论的比较研究,探索在遵循传记文学历史真实性原则的基础上,如何进行创新、如何在世界前沿传记文学理论指导下创作出我国传记文学的精品。

    作者采取古今对比、中西对比等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较为全面地分析了新时期传记文学由相对冷寂到复苏繁荣的原因,对新时期传记文学作品和传记文学理论所取得的成就进行了总结,反思了我国传记文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现象,并尝试探索精品传记文学作品所具备的特质和表象,特别是针对传记文学作品具有很强的教化功能和蕴涵着极大的精神力量的特性。作者对传记文学的精神力量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新英雄主义精神及人类渴望回到崇高的价值追求。同时,还着眼传记文学是专门抒写个人的文学作品实际,从大众文化背景下文学作品发展的总体趋势中,分析和预示了重建人文精神将是传记作家和传记作品的未来发展方向。

    作者较为系统地研究了新时期传记文学作品的发展轨迹及理论嬗变。在比较研究中提出了“中国传记自古以来强调‘史传合一’,西方传记恪守‘史传分离’”的观点,并对其形成的原因和优劣进行分析。

    同时,还提出了“传记文学将拥有新英雄主义精神及回到崇高的诗性与审美”,指出传记文学要借助大众文化传播精神、启迪人心。并就新时期传记文学传主形象的艺术突破进行了分析和挖掘,试图为优秀传记文学作品的出现指明方向。

杨正润:《新时期传记文学研究》序一

    李健的博士论文《中国新时期传记文学研究》即将出版了,我真感到高兴。

    我认识李健是在一个传记文学的学术讨论会上,听说这位英姿飒爽的上校正在写传记文学的博士论文,就不由刮目相看;她研究的又是新时期的传记,就更使我感兴趣。传记文学的兴盛是世界性的潮流,传记研究是当代学术的核心课题之一。我国新时期以来传记文学取得重大成就,成为文学领域使人瞩目的分支,李健这个课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但也有点为她担心,这个题目也不好做:材料那么分散、收集十分繁难,我国现代意义上的传记研究刚刚起步不久,可资参考的学术成果极少,十多万字的博士论文,写来谈何容易!

    不久李健送我一本她的散文集《漫漫寻你》,是写军旅生活的。我这样从来没有过军旅生活体验的人,读了以后感到非常新鲜。不过我更欣赏的是李健清新的文笔、细致的观察以及文字背后体现出来的那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于是,我虽然还没有看到她的论文,但开始有了信心。

    读了《中国新时期传记文学研究》,我不再担心而是感到喜悦。这部论文同《漫漫寻你》虽然是不同性质的作品,但也继续着李健的风格: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她知难而上、勇于探索,她广泛收集了大量新时期的传记作品,进行认真的清理和文本的细读,她读出了底蕴,她把当代传记同古代以及西方传记进行比较,辨析出新时期传记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轨迹,比如“史传合一”的特征和新英雄主义的精神、人文精神的重建和大众化的趋势,以及她对新时期传记得失的反思,这些都是国内学界还没有提出、或是没有进行过充分论证的见解。

    继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之后,中国传记正进入第二个黄金期,大量的传记作品涌现出来,其中自然难免良莠不齐,这就更需要理论的总结和指导,李健这部著作虽然不是完美无缺的,但是她的敏锐的发现和她提出的问题,无论对传记作者还是研究者都很有参考的价值。对中国当代传记研究,李健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李健是个热爱生活的人、她不甘平庸,几年前她从首都北京去西北高原求学,在兰州大学拿到了博士学位,现在她又去了东海之滨,到复旦大学做博士后了。《漫漫寻你》的最后写一位跋涉者,李健自己也是一位不知疲倦的跋涉者,她永远不会满足。我相信:无论是作为记者、还是作为学者,她都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2008年3月29日秦淮河畔

 

编辑:江洪凌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