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两岸签了ECFA 许多门都可打开
马英九5月底接受英国路透社专访,对于台湾如何发展自由贸易。马英九表示,两岸在两年前签了两岸经济协议(ECFA)后,许多的门都可以打开,问题是台湾要不要抓住这个机会,赶快调整结构、改变心态,抓住机会往前冲。
路透社5月底专访马英九,6月2日刊出专访内容,府方公布专访全文。路透社专访除了询问两岸关系未来发展方向,也询问台湾未来4年经贸发展该如何避免被边缘化。另外,也询问他如何化解证所税与油电双涨方案时所遭遇的质疑。
有关如何深化两岸经贸关系,两岸货币清算制度是否有共识?马英九表示,过去4年中两岸经济关系有许多进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两岸ECFA,两年前所签的只是早收清单部分,约占两岸整体贸易额的五分之一;现在双方非常积极就剩余部分,包括在货品贸易、服务贸易、经济合作,以及投资保障与争端解决等方面,做进一步协商,未来一两年中会成为双方经济活动的主要部分。
他指出,其中经济合作的范围比较广,涉及到产业合作及其它双方能对话的项目,这方面会持续就现有架构所容许的范围,继续扩大对话与交流范围;至于货币清算方面,双方都有意愿简化,以更直接的方式处理,虽然没有明确的日期,但目前也在很积极的进行中。
对于全球经济状况不见好转,台湾该如何确保经济持续成长,因应全球经济挑战?马英九说,台湾的经济大部分仰赖出口扩张,出口总额占GDP将近七成,分散出口市场是很重要的政策,称为“新郑和计划”;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对内则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改善产业结构要从只重视效率的结构转变成同时重视效率与创新;另外就是心态改革;应该尽快以更大幅度来开放市场,减少保护主义心态。
他表示,台湾应该努力地去和主要的贸易伙伴签署自由贸易协定或其它的经济合作协定。两年前第一个目标就是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大陆;两岸签了ECFA后,去年与第二大贸易伙伴日本签了投资协议;去年开始与新加坡谈判经济合作协议;今年又与新西兰谈判经济合作协议;这两个国家都是“跨太平洋伙伴协定”(TPP)的成员;如果都能谈成,一定可以促使相关的产业更开放。
他指出,台湾也希望与第三大贸易伙伴美国,在现有“台美贸易暨投资架构协定” (TIFA)的架构下恢复协商,以堆积木(the building blocks)方式逐步达成双边投资协定或避免双重课税协定。很重要的一点是,台湾与大陆谈了之后,许多的门都可以打开。
有关台美TIFA能否在年底前恢复协商的问题,他说,目前卡在美牛案没有通过,因此,希望在食品安全无虞的情况下,顺利解决美牛案,改善与美国的经贸关系。ECFA方面,也希望能加速谈判剩下的部分,目前还没有确切的时间表,到下半年可能会更为明朗。同样地,新加坡及纽西兰部分,也正在努力,希望能够加快脚步。台湾现在是在跟时间赛跑。
有关最近推动证所税以及油电双涨方案遭遇外部很多质疑一事。马英九说,不论哪一项改革,大方向、大原则都没有改变,也许有一些时程、方法或者其它的技术面做了一些微调;不要因此阻碍经济成长;这样才能实现改革的目标。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