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政府部门和台企直面挑战共推转型升级
“随着原材料、劳动力成本的增加,企业综合成本上涨了10%,尤其是招工难,如何让成熟的技术人员留下来是我们最大的挑战。”天津鑫山家具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白麒麟告诉记者。
据了解,今年的“用工荒”来得更早、传播范围更广、涉及工种类别更多,特别是熟练工和技术工人的供需缺口进一步扩大,使得企业用工普遍困难。此外,企业融资难度增大、融资成本增高;同时,上半年电力供应出现较大缺口,制约一些高耗能台资企业的生产运营。
“这些压力无不说明部分台资企业依靠劳动力、资源环境投入而缺乏创新能力的生产方式,依靠扩大产能制胜的粗放型竞争方式,已经不再具有可持续性。”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舒萍认为。
“台资企业要想永续发展,抓住机遇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会长郭山辉表示,台商要适应新形势,必须首先从自身做起,加快转型升级,加快自主创新和自主品牌的建设,同时要开拓新领域,实现产业扩张,加快第三产业发展。
“台商转型升级是生存发展的唯一出路。”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常务副会长叶春荣表示,“然而,转型升级说易行难。”大陆台商以中小企业居多,产业转型升级是一个漫长工程,既花钱又费力,却又不见得马上有效果,转型升级还需要企业和政府共同努力。
延伸阅读